凤笙龙管杂鸣鼍
出自元朝杨维桢的《王左辖席上夜宴》- 银烛光残午夜过,凤笙龙管杂鸣鼍。佩符新赐连珠虎,觞令严行卷白波。
南国遗音誇壮士,西蛮小队舞《天魔》。醉归不怕金吾禁,门外一声吹簸罗。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整首诗以描述蜀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将领孔明在夜晚宴请客人的场景为主题。 第一句“银烛光残午夜过”,描绘了宴会的时间是在午夜时分,但已经过去了一些时间,“银烛”表示宴席上点燃的蜡烛,此时已经快要烧完了。 第二句“凤笙龙管杂鸣鼍”,描绘了宴会上丰富多彩的音乐表演,其中凤笙和龙管是两种传统的中华民族乐器,而鼍则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乐器。 第三句“佩符新赐连珠虎”,孔明赐予宾客佩戴的符号,形象地称之为“连珠虎”。 第四句“觞令严行卷白波”,由于宴会进行得非常愉悦,孔明提议在宴席上喝酒,以此来增加气氛。而“卷白波”可能指的是酒盅里浮起的酒泡。 第五句“南国遗音夸壮士,西蛮小舞舞《天魔》”,描绘了宴会上的文化交流场面,南国和西蛮都是与川蜀接壤的地区,所以有许多相互影响的音乐、舞蹈等文化遗产。其中,“天魔”是西南地区的一种特色舞蹈。 第六句“醉归不怕金吾禁,门外一声吹簸罗”,最后一句是对孔明高雅豪放的人格特质的赞扬。他那么豁达大度,即使在宴席喝得酩酊大醉回家也毫不担心被守卫拦截。
- 背诵
-
王左辖席上夜宴诗意赏析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整首诗以描述蜀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将领孔明在夜晚宴请客人的场景为主题。 第一句“银烛…展开这首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整首诗以描述蜀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将领孔明在夜晚宴请客人的场景为主题。 第一句“银烛光残午夜过”,描绘了宴会的时间是在午夜时分,但已经过去了一些时间,“银烛”表示宴席上点燃的蜡烛,此时已经快要烧完了。 第二句“凤笙龙管杂鸣鼍”,描绘了宴会上丰富多彩的音乐表演,其中凤笙和龙管是两种传统的中华民族乐器,而鼍则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乐器。 第三句“佩符新赐连珠虎”,孔明赐予宾客佩戴的符号,形象地称之为“连珠虎”。 第四句“觞令严行卷白波”,由于宴会进行得非常愉悦,孔明提议在宴席上喝酒,以此来增加气氛。而“卷白波”可能指的是酒盅里浮起的酒泡。 第五句“南国遗音夸壮士,西蛮小舞舞《天魔》”,描绘了宴会上的文化交流场面,南国和西蛮都是与川蜀接壤的地区,所以有许多相互影响的音乐、舞蹈等文化遗产。其中,“天魔”是西南地区的一种特色舞蹈。 第六句“醉归不怕金吾禁,门外一声吹簸罗”,最后一句是对孔明高雅豪放的人格特质的赞扬。他那么豁达大度,即使在宴席喝得酩酊大醉回家也毫不担心被守卫拦截。折叠 -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79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