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阁住许谁知

出自元朝杨维桢的《香奁八咏 其七 绣床凝思
绣线添来日正迟,香绒倦理一支颐。心游飞絮浑无著,身蜕枯蝉忽若痴。
花帧错描愁伴觉,金针阁住许谁知。绝怜小玉情缘重,到死春蚕始绝丝。
香奁八咏 其七 绣床凝思拼音解读
xiù xiàn 线 tiān lái zhèng chí
xiāng róng juàn zhī
xīn yóu fēi hún zhe
shēn tuì chán ruò chī
huā zhēn cuò miáo chóu bàn jiào
jīn zhēn zhù shuí zhī
jué lián xiǎo qíng yuán zhòng
dào chūn cán shǐ jué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绣花的情景,她用细线绣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她感到时间过得很慢,手指已经疲惫,但她仍在坚持绣着。她的心思很浮躁,像飞舞的絮毛一样不停地乱动。她的身体也像枯萎的蝉一样失去了知觉。 在这个绣花的过程中,她的思绪开始从周围的环境中游离出来。她感到自己的愁苦伴随着她的清醒状态,而金针阁里的人却并不知道她内心的痛苦。然而,她还是在用心绣画,因为她珍爱小玉的情缘,就像春蚕织出丝绸一样。这首诗唤起了人们对女性自我抒发和付出的尊重和理解。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香奁八咏 其七 绣床凝思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绣花的情景,她用细线绣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她感到时间过得很慢,手指已经疲惫,但她仍在坚持绣着。她的心思…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绣花的情景,她用细线绣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她感到时间过得很慢,手指已经疲惫,但她仍在坚持绣着。她的心思很浮躁,像飞舞的絮毛一样不停地乱动。她的身体也像枯萎的蝉一样失去了知觉。 在这个绣花的过程中,她的思绪开始从周围的环境中游离出来。她感到自己的愁苦伴随着她的清醒状态,而金针阁里的人却并不知道她内心的痛苦。然而,她还是在用心绣画,因为她珍爱小玉的情缘,就像春蚕织出丝绸一样。这首诗唤起了人们对女性自我抒发和付出的尊重和理解。折叠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79820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