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袍弄月夜生寒

出自元朝萨都剌的《三益堂芙蓉
斑帘十二卷轻碧,秋水芙蓉隔画阑。绣扇摇风霞透影,锦袍弄月夜生寒
湘魂翠袖留江浦,仙掌红云湿露盘。只恐淮南霜信早,绛纱笼烛夜深看。
三益堂芙蓉拼音解读
bān lián shí èr juàn qīng
qiū shuǐ róng huà lán
xiù shàn yáo fēng xiá tòu yǐng
jǐn páo nòng yuè shēng hán
xiāng hún cuì xiù liú jiāng
xiān zhǎng hóng yún shī 湿 pán
zhī kǒng huái nán shuāng xìn zǎo
jiàng shā lóng zhú shēn k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身穿锦袍,手持绣扇,在秋日的晚上坐在帘子后面。她的帘子是十二卷,轻盈碧绿,隔开了水中的芙蓉。她摇动着手中的扇子,霞光透过来影子跳动不休。同时她也让人感到寒意,因为她的锦袍似乎在月光下闪耀着冰冷的光芒。湘魂(指湖南的女子)留下了她翠绿色的衣袖和她在江边的足迹,而她的红云和仙掌则被滴落的露珠打湿了。作者担心淮南的霜降太快,所以他提醒读者,在深夜里仔细观察这位美丽女子,因为她的红色绸缎可能会变成绛纱。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三益堂芙蓉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身穿锦袍,手持绣扇,在秋日的晚上坐在帘子后面。她的帘子是十二卷,轻盈碧绿,隔开了水中的芙蓉…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身穿锦袍,手持绣扇,在秋日的晚上坐在帘子后面。她的帘子是十二卷,轻盈碧绿,隔开了水中的芙蓉。她摇动着手中的扇子,霞光透过来影子跳动不休。同时她也让人感到寒意,因为她的锦袍似乎在月光下闪耀着冰冷的光芒。湘魂(指湖南的女子)留下了她翠绿色的衣袖和她在江边的足迹,而她的红云和仙掌则被滴落的露珠打湿了。作者担心淮南的霜降太快,所以他提醒读者,在深夜里仔细观察这位美丽女子,因为她的红色绸缎可能会变成绛纱。折叠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朝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78440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