趯弄虚空
出自金朝刘志渊的《行香子》- 妄认苦蕴。汩碍胸中。逐缘生、分别匆匆。好将万境,同摄心宫。
泯迷踪,知诸相,体皆空。
照见空宗。有用真空。显心法、动作明空。昆仑顶上,趯弄虚空。
这空空,无可触,遍含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修行者对于空性的认知和领悟。首先,他指出了迷惑的根源在于对于人生的痛苦与苦难的错误认知,这种认知阻碍了心灵的成长和发展。其次,他强调了缘起的无常和分离的匆忙,要通过摄心宫,掌握万物的本质。接着,他又从“泯迷踪”、“知诸相”等角度,表现出对于实相的彻底洞见和超越,认清一切皆空,体悟真空之用。最后,他以昆仑顶上、趯弄虚空的形象,表现出对于空性的无限追求和理解,空空无可触遍含融的状态,使得自己在无善无恶的境地中,达到了涅槃的境界。整体来看,这首诗写出了一个内心清净、精神高远的修行者,在通晓佛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生命中各种经验的体验和思考,最终认知到了空性的真谛,从而轻装上路,开启了前行的新征程。
- 背诵
-
行香子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修行者对于空性的认知和领悟。首先,他指出了迷惑的根源在于对于人生的痛苦与苦难的错误认知,这种认知阻…展开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修行者对于空性的认知和领悟。首先,他指出了迷惑的根源在于对于人生的痛苦与苦难的错误认知,这种认知阻碍了心灵的成长和发展。其次,他强调了缘起的无常和分离的匆忙,要通过摄心宫,掌握万物的本质。接着,他又从“泯迷踪”、“知诸相”等角度,表现出对于实相的彻底洞见和超越,认清一切皆空,体悟真空之用。最后,他以昆仑顶上、趯弄虚空的形象,表现出对于空性的无限追求和理解,空空无可触遍含融的状态,使得自己在无善无恶的境地中,达到了涅槃的境界。整体来看,这首诗写出了一个内心清净、精神高远的修行者,在通晓佛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生命中各种经验的体验和思考,最终认知到了空性的真谛,从而轻装上路,开启了前行的新征程。折叠 -
刘志渊
金道士。河中万泉人,字海南,号元冲子。童时不作嬉戏,事亲至孝。慕仙学道,后遇长春真人丘处机于栖游庵。金末兵乱,避于绵山。卒年七十九。…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76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