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南冠录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五》- 国史经丧乱,天幸有所归。但恨后十年,时事无人知。
兴废属之天,事岂尽乖违。传闻入雠敌,秖以兴骂讥。
老臣与存亡,高贤死兵饥。身死名亦灭,义士为伤悲。
哀哀淮西城,万夫甘伏尸。田横巨擘耳,犹为谈者资。
我作南冠录,一语不敢私。稗官杂家流,国风贱妇诗。
成书有作者,起本良在兹。朝我何所营,暮我何所思。
胸中有茹噎,欲得快吐之。湿薪烟满眼,破砚冰生髭。
造物留此笔,吾贫复何辞。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历史和时事的感慨与无奈。国家的历史经历过战乱,但幸运地找到了救赎之路。虽然后来的十年中,时局依然动荡,却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其内在的深刻含义。 兴废属于天命,人类的努力并非能够完全改变历史的进程。传闻有人为了个人私利而投靠异教徒,却仅仅因此而被人斥责和嘲讽。像老臣、高贤、义士等忠诚的人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守护国家,他们的名字会逐渐被人们遗忘,但他们的事迹会永存于世。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我写的南冠录没有私心杂念,只想以此记录下我们国家的历史。即使我的作品可能被视为是稗官、杂家流,或者是国风里的平民女性所写,但我希望这些文字能够被人们发现,并传承下去。在白天我在做着什么,晚上我又在想些什么呢?我内心感到烦闷难耐,希望可以借此发泄出来。我的眼中充满了烟和湿木的味道,甚至我的砚台上都结了冰。或许上天会记录下我这种穷困潦倒的人所写下的这些文字吧。
- 背诵
-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五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历史和时事的感慨与无奈。国家的历史经历过战乱,但幸运地找到了救赎之路。虽然后来的十年中,时局依然动荡,…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历史和时事的感慨与无奈。国家的历史经历过战乱,但幸运地找到了救赎之路。虽然后来的十年中,时局依然动荡,却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其内在的深刻含义。 兴废属于天命,人类的努力并非能够完全改变历史的进程。传闻有人为了个人私利而投靠异教徒,却仅仅因此而被人斥责和嘲讽。像老臣、高贤、义士等忠诚的人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守护国家,他们的名字会逐渐被人们遗忘,但他们的事迹会永存于世。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我写的南冠录没有私心杂念,只想以此记录下我们国家的历史。即使我的作品可能被视为是稗官、杂家流,或者是国风里的平民女性所写,但我希望这些文字能够被人们发现,并传承下去。在白天我在做着什么,晚上我又在想些什么呢?我内心感到烦闷难耐,希望可以借此发泄出来。我的眼中充满了烟和湿木的味道,甚至我的砚台上都结了冰。或许上天会记录下我这种穷困潦倒的人所写下的这些文字吧。折叠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76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