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最高楼

出自唐朝赵嘏的《宿灵岩寺(即古吴官)
明月溪头寺,虫声满橘洲。
倚栏香径晚,移石太湖秋。

古树云归尽,荒台水更流。
无人见惆怅,独上最高楼
宿灵岩寺(即古吴官)拼音解读
míng yuè tóu
chóng shēng mǎn zhōu
lán xiāng jìng wǎn
shí tài qiū
shù yún guī jìn
huāng tái shuǐ gèng liú
rén jiàn chóu chàng
shàng zuì gāo ló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明月溪边的一片僻静之地,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好。他倚着栏杆,在香径上散步,听着虫鸣声在橘洲上弥漫。夜幕降临,他移动石头来观察湖面,感受着太湖的宁静。 但是,他也看到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古树已经凋零,云归尽,荒台上的水还在流淌。他感到惆怅,但却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感受,只有他一个人走上了最高楼,凝视着远方。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充满着深沉的思考和孤独的情感。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宿灵岩寺(即古吴官)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明月溪边的一片僻静之地,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好。他倚着栏杆,在香径上散步,听着虫鸣声在橘洲上弥…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明月溪边的一片僻静之地,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好。他倚着栏杆,在香径上散步,听着虫鸣声在橘洲上弥漫。夜幕降临,他移动石头来观察湖面,感受着太湖的宁静。 但是,他也看到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古树已经凋零,云归尽,荒台上的水还在流淌。他感到惆怅,但却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感受,只有他一个人走上了最高楼,凝视着远方。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充满着深沉的思考和孤独的情感。折叠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7557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