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名真觉畏途非

出自明朝黎民表的《游茅山 其三
高蹑罡风上翠微,鸾骖相遇待晨归。金环委地无人拾,毛节随云到处飞。
兄弟尽通仙籍少,利名真觉畏途非。朱门九锡应无分,尘海冥冥悟息机。
游茅山 其三拼音解读
gāo niè gāng fēng shàng cuì wēi
luán cān xiàng dài chén guī
jīn huán wěi rén shí
máo jiē suí yún dào chù fēi
xiōng jìn tōng xiān shǎo
míng zhēn jiào wèi fēi
zhū mén jiǔ yīng fèn
chén hǎi míng m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一首仙侠风格的诗歌,主要描绘了一个仙人在空中行走的景象。诗中描述了仙人高蹑罡风,驾着鸾骖相遇,在等待黎明归来的路上。在旅途中,他失落地发现金环落在地上无人拾取,自己身上的毛节也随着云飞散。诗人也在表达对于仙人生活的羡慕和仰慕,但同时他也认为得道之人虽然通晓天机,但却极少有人真正能够摆脱红尘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解脱。诗句“利名真觉畏途非”意味着一旦投身仙道,便必须放下世俗的功名利禄,心怀敬畏,才有可能超越尘世追求永恒。而最后两句“朱门九锡应无分,尘海冥冥悟息机”则暗示着道家的理念,即唯有消除物质欲望,悟得道之真谛,才能摆脱轮回苦海,归于永恒无尽的宁静之中。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游茅山 其三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仙侠风格的诗歌,主要描绘了一个仙人在空中行走的景象。诗中描述了仙人高蹑罡风,驾着鸾骖相遇,在等待黎明归来的路…展开
这首诗是一首仙侠风格的诗歌,主要描绘了一个仙人在空中行走的景象。诗中描述了仙人高蹑罡风,驾着鸾骖相遇,在等待黎明归来的路上。在旅途中,他失落地发现金环落在地上无人拾取,自己身上的毛节也随着云飞散。诗人也在表达对于仙人生活的羡慕和仰慕,但同时他也认为得道之人虽然通晓天机,但却极少有人真正能够摆脱红尘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解脱。诗句“利名真觉畏途非”意味着一旦投身仙道,便必须放下世俗的功名利禄,心怀敬畏,才有可能超越尘世追求永恒。而最后两句“朱门九锡应无分,尘海冥冥悟息机”则暗示着道家的理念,即唯有消除物质欲望,悟得道之真谛,才能摆脱轮回苦海,归于永恒无尽的宁静之中。折叠

作者介绍

黎民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74886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