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逢伯阳子

出自明朝陈子壮的《杂诗二首 其一
四序问寒暑,光景讵能同。时哉观化人,蚤已明心胸。
行逢伯阳子,飘飖赞犹龙。安期亦说项,浮海渺霞踪。
未许道黄石,且自归赤松。于世有信屈,人智鲜如虫。
杂诗二首 其一拼音解读
wèn hán shǔ
guāng jǐng néng tóng
shí zāi guān huà rén
zǎo míng xīn xiōng
háng féng yáng
piāo yáo zàn yóu lóng
ān shuō xiàng
hǎi miǎo xiá zōng
wèi dào huáng shí
qiě guī chì sōng
shì yǒu xìn
rén zhì xiān ch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表达作者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他认为时间的变幻无常,不同的季节景象也各有千秋。但人类作为观察者,能够领悟到这些自然变化背后的意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白自己的内心和追求。 在旅途中,作者遇见了伯阳子和安期这两位学者,他们的才华和风范如同神龙翩翩起舞。虽然作者自己还未有机会登上黄石之道,但他决定先回到赤松之地,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 最后,作者感慨于人们智慧的局限,即使屈原这样的名士也不能幸免。这种谦虚而深刻的态度,体现了古代学者的文化传统。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杂诗二首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表达作者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他认为时间的变幻无常,不同的季节景象也各有千秋。但人类作为观察者,能够领悟到这些自…展开
这首诗是在表达作者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他认为时间的变幻无常,不同的季节景象也各有千秋。但人类作为观察者,能够领悟到这些自然变化背后的意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白自己的内心和追求。 在旅途中,作者遇见了伯阳子和安期这两位学者,他们的才华和风范如同神龙翩翩起舞。虽然作者自己还未有机会登上黄石之道,但他决定先回到赤松之地,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 最后,作者感慨于人们智慧的局限,即使屈原这样的名士也不能幸免。这种谦虚而深刻的态度,体现了古代学者的文化传统。折叠

作者介绍

陈子壮 陈子壮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73370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