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载人俱没

出自明朝张羽的《皋亭有感
忆昨初经乱,家从此路携。渔汀怜共泊,僧舍记曾题。
同载人俱没,重来思转迷。客愁政无奈,况值雨凄凄。
皋亭有感拼音解读
zuó chū jīng luàn
jiā cóng xié
tīng lián gòng
sēng shě céng
tóng zǎi rén méi
zhòng lái zhuǎn
chóu zhèng nài
kuàng zhí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经历的动荡和离乡背井之苦的回忆,以及他对于与自己有缘的人和地方的思念。 第一句"忆昨初经乱,家从此路携" 意思是回忆起曾经经历过的战乱,自己也因此离开家乡,带着家人背着行李,踏上流浪的旅途。 第二句"渔汀怜共泊,僧舍记曾题" 描述了在旅途中,诗人与陌生人相遇,其中有些人还与他产生了深厚的友情。其中的“渔汀”指的是渔村,表示诗人在旅途中停留在渔村,结交了当地的渔民。“僧舍”则代表佛教寺庙,表示诗人在旅途时也曾拜访过佛教寺庙,留下了自己的文字。 第三句“同载人俱没,重来思转迷”表达出诗人思念那些曾经与他一同旅行和结交的人,但不知道他们现在身在何处,也不知道是否还健在。 第四句“客愁政无奈,况值雨凄凄”说明诗人在旅途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磨难,但他却无处可归,只能孤身一人承受着这些苦难。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当时的天气阴沉,下着细雨,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皋亭有感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经历的动荡和离乡背井之苦的回忆,以及他对于与自己有缘的人和地方的思念。 第一句"忆昨初经乱,…展开
这首诗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经历的动荡和离乡背井之苦的回忆,以及他对于与自己有缘的人和地方的思念。 第一句"忆昨初经乱,家从此路携" 意思是回忆起曾经经历过的战乱,自己也因此离开家乡,带着家人背着行李,踏上流浪的旅途。 第二句"渔汀怜共泊,僧舍记曾题" 描述了在旅途中,诗人与陌生人相遇,其中有些人还与他产生了深厚的友情。其中的“渔汀”指的是渔村,表示诗人在旅途中停留在渔村,结交了当地的渔民。“僧舍”则代表佛教寺庙,表示诗人在旅途时也曾拜访过佛教寺庙,留下了自己的文字。 第三句“同载人俱没,重来思转迷”表达出诗人思念那些曾经与他一同旅行和结交的人,但不知道他们现在身在何处,也不知道是否还健在。 第四句“客愁政无奈,况值雨凄凄”说明诗人在旅途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磨难,但他却无处可归,只能孤身一人承受着这些苦难。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当时的天气阴沉,下着细雨,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折叠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71628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