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米曾赋归

出自明朝陶安的《述寓
夙志慕前矩,琴趣愧难续。弃米曾赋归,云何效奔逐。
慈亲日向老,无以报鞠育。明经不取士,奉养心未足。
携家客秦淮,苍苔蔽荒屋。年丰公廪虚,半载不沾禄。
妻子乐从俭,朝夕共饘粥。母心爱两孙,每食分鼎肉。
自怜头上巾,兴到无酒漉。怡然坐窗下,一笑对秋菊。
述寓拼音解读
zhì qián
qín kuì nán
céng guī
yún xiào bēn zhú
qīn xiàng lǎo
bào
míng jīng shì
fèng yǎng xīn wèi
xié jiā qín huái
cāng tái huāng
nián fēng gōng lǐn
bàn zǎi zhān
cóng jiǎn
cháo gòng zhān zhōu
xīn ài liǎng sūn
měi shí fèn dǐng ròu
lián tóu shàng jīn
xìng dào jiǔ
rán zuò chuāng xià
xiào duì qi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有志于学问,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达成理想的生活境遇。他曾经离开家乡去赋诗,但最终不得不回到老家照顾年迈的父母。他不愿意接受官位而是选择了读书和养心修身,但他并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常常感到失落和无奈。尽管生活贫困,但妻子和孩子都很节俭,一家人共食简单的饮食,互相关心和陪伴。最后,他在窗边看着秋菊,自得其乐,对生活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这首诗表达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但也包含了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和珍视。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述寓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有志于学问,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达成理想的生活境遇。他曾经离开家乡去赋诗,但最终不得不回到老家照顾年迈的父母…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有志于学问,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达成理想的生活境遇。他曾经离开家乡去赋诗,但最终不得不回到老家照顾年迈的父母。他不愿意接受官位而是选择了读书和养心修身,但他并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常常感到失落和无奈。尽管生活贫困,但妻子和孩子都很节俭,一家人共食简单的饮食,互相关心和陪伴。最后,他在窗边看着秋菊,自得其乐,对生活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这首诗表达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但也包含了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和珍视。折叠

作者介绍

陶安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70614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