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知乡里更称贤
出自明朝姚祥的《赠唐光》- 三辞半载陶公疏,一叶长江范老船。去望云霄皆动色,到知乡里更称贤。
晴明驿路江花晚,潦倒堂闱綵服鲜。多少欲归归未得,留题常记孝廉年。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的离情和思乡之情。第一句“三辞半载陶公疏”,指的是作者离开家乡已经三年半,而在外任职时向当地官员陶公上书请求调离,但未果。第二句“一叶长江范老船”,则描绘了作者在漫长的离乡之旅中所搭乘的一叶小船。 第三句“去望云霄皆动色,到知乡里更称贤”,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乡土风景和乡亲们的思念之情。当他向远方望去,云霄万里,景色变幻不定;而当他回到故乡,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更加珍视家乡和乡亲们。 第四句“晴明驿路江花晚,潦倒堂闱綵服鲜”,则描绘了作者走过的驿路和夕阳下的江花。他身处途中,虽有繁华之景,却因离乡之苦而感到落寞。同时,他看到了庭院中五彩缤纷的锦衣,想起了自己曾志向高远、但如今却生活拮据的情景。 最后一句“多少欲归归未得,留题常记孝廉年”,则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期盼。他想回家乡,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未能如愿。此时他在堂上题下“孝廉年”的字样,意味着他仍然保持着为官清正廉洁、心怀家国的初心。
- 背诵
-
赠唐光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的离情和思乡之情。第一句“三辞半载陶公疏”,指的是作者离开家乡已经三年半,而在外任职时向当地官员陶公上…展开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的离情和思乡之情。第一句“三辞半载陶公疏”,指的是作者离开家乡已经三年半,而在外任职时向当地官员陶公上书请求调离,但未果。第二句“一叶长江范老船”,则描绘了作者在漫长的离乡之旅中所搭乘的一叶小船。 第三句“去望云霄皆动色,到知乡里更称贤”,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乡土风景和乡亲们的思念之情。当他向远方望去,云霄万里,景色变幻不定;而当他回到故乡,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更加珍视家乡和乡亲们。 第四句“晴明驿路江花晚,潦倒堂闱綵服鲜”,则描绘了作者走过的驿路和夕阳下的江花。他身处途中,虽有繁华之景,却因离乡之苦而感到落寞。同时,他看到了庭院中五彩缤纷的锦衣,想起了自己曾志向高远、但如今却生活拮据的情景。 最后一句“多少欲归归未得,留题常记孝廉年”,则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期盼。他想回家乡,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未能如愿。此时他在堂上题下“孝廉年”的字样,意味着他仍然保持着为官清正廉洁、心怀家国的初心。折叠 -
姚祥
广东归善人,字应龙。成化进士。历官江西道监察御史。正德初迁云南按察副使。刘瑾加以“违制乘肩舆”之罪,枷号濒死,谪戍铁岭。瑾诛,复官,卒于道。…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67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