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渺无涯
出自明朝张穆的《送沈朗思还东海》- 我闻通六津,顽铁跃清池。气类冥有感,其应能如斯。
与子各天末,万里如相期。一朝恰萍梗,快合珠江湄。
肝膈灿古道,日饫珠玉遗。风尘塞宇宙,肯易为人知。
衰年厌徵逐,行采商山芝。君亦东海蹈,此别何逢时。
寸心惟自爱,秋水渺无涯。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离别之作。诗人借助描绘自然景物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与朋友分别的愁思和感慨。 第一句“我闻通六津,顽铁跃清池。”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听到了铁马经过水中的声音。接下来的“气类冥有感,其应能如斯。”则是在说这种气息仿佛有着神秘的力量。 第二句“与子各天末,万里如相期。”表明与朋友要分别,但他们相信将来会再次见面,就像万里之遥也不影响他们相聚。 第三句“一朝恰萍梗,快合珠江湄。”则是用“萍梗”来比喻朋友之间的离散,而“珠江湄”则是期待再次重逢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的两句“肝膈灿古道,日饫珠玉遗。风尘塞宇宙,肯易为人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孤独和寂寞的抱怨。他在古道上行走,发现了许多贵重之物却无人知晓,颇有些无奈。 最后两句“衰年厌徵逐,行采商山芝。君亦东海蹈,此别何逢时。 寸心惟自爱,秋水渺无涯。”则是自我安慰和对朋友的祝福。诗人说他已经到了衰老之年,开始喜欢采摘生长在商山上的灵芝,而朋友或许已经去了东海。他们要分别,但希望他们的心中都充满爱意,也许再次相聚的时候会像秋水一样辽阔广袤。
- 背诵
-
送沈朗思还东海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离别之作。诗人借助描绘自然景物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与朋友分别的愁思和感慨。 第一句“我闻通六津,顽铁跃清…展开这首诗是一首离别之作。诗人借助描绘自然景物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与朋友分别的愁思和感慨。 第一句“我闻通六津,顽铁跃清池。”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听到了铁马经过水中的声音。接下来的“气类冥有感,其应能如斯。”则是在说这种气息仿佛有着神秘的力量。 第二句“与子各天末,万里如相期。”表明与朋友要分别,但他们相信将来会再次见面,就像万里之遥也不影响他们相聚。 第三句“一朝恰萍梗,快合珠江湄。”则是用“萍梗”来比喻朋友之间的离散,而“珠江湄”则是期待再次重逢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的两句“肝膈灿古道,日饫珠玉遗。风尘塞宇宙,肯易为人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孤独和寂寞的抱怨。他在古道上行走,发现了许多贵重之物却无人知晓,颇有些无奈。 最后两句“衰年厌徵逐,行采商山芝。君亦东海蹈,此别何逢时。 寸心惟自爱,秋水渺无涯。”则是自我安慰和对朋友的祝福。诗人说他已经到了衰老之年,开始喜欢采摘生长在商山上的灵芝,而朋友或许已经去了东海。他们要分别,但希望他们的心中都充满爱意,也许再次相聚的时候会像秋水一样辽阔广袤。折叠 -
张穆
(1607—1688以后)明末清初广东东莞人,字穆之,号铁桥。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66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