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孰相期

出自明朝郭之奇的《之武城留题公署冀长民者一见之
偃室留千载,下城又一时。非公人不至,学道孰相期
烹小同鸡邑,歌弦异茧丝。若愁今令苦,当作古贤思。
之武城留题公署冀长民者一见之拼音解读
yǎn shì liú qiān zǎi
xià chéng yòu shí
fēi gōng rén zhì
xué dào shú xiàng
pēng xiǎo tóng
xián jiǎn
ruò chóu jīn lìng
dāng zuò x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含义是:偃室(指退隐山林的居所)能够留存千年,而那些下城为官的人只能留名一时。只有真正学习道德的人才可能相会,而不是普通的公务员。在小城市中烹制普通食物,用柔软的弦来演奏音乐。如果感到现在的生活很苦,就该像古代的贤者一样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之武城留题公署冀长民者一见之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是:偃室(指退隐山林的居所)能够留存千年,而那些下城为官的人只能留名一时。只有真正学习道德的人才可能相会,而…展开
这首诗的含义是:偃室(指退隐山林的居所)能够留存千年,而那些下城为官的人只能留名一时。只有真正学习道德的人才可能相会,而不是普通的公务员。在小城市中烹制普通食物,用柔软的弦来演奏音乐。如果感到现在的生活很苦,就该像古代的贤者一样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折叠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65697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