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冥思夜稍清
出自明朝郭之奇的《十三晚泊藤县对岸》- 独坐冥思夜稍清,澄潭返映入舟明。照来山月愁中影,流去烟波梦里声。
悔著僧衣迟一步,欲求仙路转多程。已知始误难终误,未及无生愧有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寓意深刻的禅宗诗歌,描述了思考人生和修行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和迷茫。 作者通过独自坐于澄潭旁,反映出自己内心的清明和冥思。他抬头望见山上的月亮,观察到自己的影子在水面上,感叹着时光的流转与人生的短暂。同时,他也听到了烟波之中的梦幻声音,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 然而,作者还有很多悔恨。他后悔穿上了僧袍,认为自己在修行道路上走得太慢。他渴望找到通向仙境的路,但却知道已经错过了太多重要的机会。他最终意识到,无论何时开始修行都不晚,但要珍惜时间,才能真正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背诵
-
十三晚泊藤县对岸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意深刻的禅宗诗歌,描述了思考人生和修行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和迷茫。 作者通过独自坐于澄潭旁,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展开这首诗是一首寓意深刻的禅宗诗歌,描述了思考人生和修行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和迷茫。 作者通过独自坐于澄潭旁,反映出自己内心的清明和冥思。他抬头望见山上的月亮,观察到自己的影子在水面上,感叹着时光的流转与人生的短暂。同时,他也听到了烟波之中的梦幻声音,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 然而,作者还有很多悔恨。他后悔穿上了僧袍,认为自己在修行道路上走得太慢。他渴望找到通向仙境的路,但却知道已经错过了太多重要的机会。他最终意识到,无论何时开始修行都不晚,但要珍惜时间,才能真正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折叠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64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