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胫虽长
出自明朝郭之奇的《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其一 骈拇》- 多骈旁枝,天下始疑。黼黻虫彝,明昧于离。钟吕竹丝,蔽聪者师。
耳目馀资,犹使情移。矧复名实,曾史杨墨。胶漆人寰,簧鼓士域。
坚白异同,长此安极。凡彼诸名,嚣嚣众鸣。适人之适,与物俱惊。
凫胫虽短,续之则懑。鹤胫虽长,断之则伤。使天下惑,矩千规亿。
礼乐步趋,诗书饮食。使天下殉,神尧智舜。臧谷均亡,蹠夷同殣。
其馀纷纷,彼见彼闻。不离彼文,余曷可群。余愧道德,何敢淫僻。
仁以为声,义以为色。非旷非朱,亦非所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思考和感悟的诗歌,探讨了人们对于名利、礼乐、道德等方面的看法。作者通过运用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第一句中,多骈旁枝表示纷繁复杂的事物,使得人们开始怀疑。黼黻虫彝、钟吕竹丝等古代乐器及礼器的提到,则是为了说明古代文化的复杂性和深奥性。此外,还提到了耳目馀资、曾史杨墨、胶漆人寰、簧鼓士域等,表现出对于文化、历史、技艺等方面的关注。 接着,诗人提到了凫胫和鹤胫的不同,寓意着要顺应事物的本质,不能因为偏见而误判。最后,作者强调了仁义之道,反对偏执和极端主义,呼吁人们要以理智和宽容的态度来面对复杂的现实和问题。
- 背诵
-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其一 骈拇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思考和感悟的诗歌,探讨了人们对于名利、礼乐、道德等方面的看法。作者通过运用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展开这首诗是一首抒发思考和感悟的诗歌,探讨了人们对于名利、礼乐、道德等方面的看法。作者通过运用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第一句中,多骈旁枝表示纷繁复杂的事物,使得人们开始怀疑。黼黻虫彝、钟吕竹丝等古代乐器及礼器的提到,则是为了说明古代文化的复杂性和深奥性。此外,还提到了耳目馀资、曾史杨墨、胶漆人寰、簧鼓士域等,表现出对于文化、历史、技艺等方面的关注。 接着,诗人提到了凫胫和鹤胫的不同,寓意着要顺应事物的本质,不能因为偏见而误判。最后,作者强调了仁义之道,反对偏执和极端主义,呼吁人们要以理智和宽容的态度来面对复杂的现实和问题。折叠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64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