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凌雪霜

出自唐朝许浑的《秋日众哲馆对竹(一作题渚塘馆竹)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秋日众哲馆对竹(一作题渚塘馆竹)拼音解读
xiāo xiāo líng xuě shuāng
nóng cuì sān xiāng
shū yǐng yuè
hán shēng fēng mǎn táng
juàn lián qiū gèng zǎo
gāo zhěn piān zhǎng
qín
wàn gān 竿 jīn zhèng li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秋季景象。第一句“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描述了落叶和雪花飘落的场景,其中“三湘”指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第二句“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则描述了夜间的景象,遥想当时,豪宅之中,月光映照出疏落的阴影,寒风呼啸,弥漫整个房间。 第三句“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表达了作者晚上难以入眠的感受,也暗示着时间过得缓慢,无法快速流逝。最后一句“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则是作者回忆往事的情节,看到窗外的树林已经进入秋季,让他感觉到岁月的匆忙。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秋日众哲馆对竹(一作题渚塘馆竹)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秋季景象。第一句“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描述了落叶和雪花飘落的场景,其中“三湘”指湖南、湖北、江…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秋季景象。第一句“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描述了落叶和雪花飘落的场景,其中“三湘”指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第二句“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则描述了夜间的景象,遥想当时,豪宅之中,月光映照出疏落的阴影,寒风呼啸,弥漫整个房间。 第三句“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表达了作者晚上难以入眠的感受,也暗示着时间过得缓慢,无法快速流逝。最后一句“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则是作者回忆往事的情节,看到窗外的树林已经进入秋季,让他感觉到岁月的匆忙。折叠

作者介绍

许浑 许浑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陆(今湖北安陆县),后迁居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县)。武则天时宰相许圉师后裔。大和六年(832)举进士。曾就任涂、太平二县县令。大中三年(849),迁监察御史,因病去官,东归京口。后起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官终睦、郢二州刺史。一生酷爱林泉,淡于名利。其诗长于律体和绝句,格调豪爽清丽,句法圆稳工整。其登高怀古、羁旅游宦之作尤为…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642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