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出广陵城
出自明朝邢昉的《广陵行》- 客言渡江来,昨出广陵城。
广陵城西行十里,犹听城中人哭声。
去年北兵始南下,黄河以南无斗者。
泗上诸侯卷旆旌,满洲将军跨大马。
马头滚滚向扬州,史相堂堂坐敌楼。
外援四绝誓死守,十日城破非人谋。
扬州白日闻鬼啸,前年半死翻山鹞。
此番流血又成川,杀戮不分老与少。
城中流血迸城外,十家不得一家在。
到此萧条人转稀,家家骨肉都狼狈。
乱骨纷纷弃草根,黄云白日昼俱昏。
仿佛精灵来此日,椒浆恸哭更招魂。
魂魄茫茫复何有,尚有生人来酹酒。
九州不复罢干戈,生人生人将奈何?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扬州在战争中受到的破坏和人民所经历的苦难。诗人讲述了自己渡江来到扬州广陵城,听到城里人哭声,说明战争对这座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去年北方的军队南下后,黄河以南没有一个人可以斗得过敌人,使得泗水上的诸侯被迫卷旆旌而满洲将军则跨着大马行动。 在扬州,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城中外援四绝誓死守,但是十天后城破了,城中流血迸到了城外,很多家庭都被摧毁了,人们的生活变得极其艰难,每个家庭都无法幸免于难。诗人用“乱骨纷纷弃草根”和“黄云白日昼俱昏”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怖和痛苦。 最后,诗人认为战争不应该再持续下去,提出了反战呼吁:“九州不复罢干戈,生人生人将奈何?”诗中所描述的战争场面和人民经历的苦难呼唤着读者停止战争,珍爱和平。
- 背诵
-
广陵行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扬州在战争中受到的破坏和人民所经历的苦难。诗人讲述了自己渡江来到扬州广陵城,听到城里人哭声,说明战争对…展开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扬州在战争中受到的破坏和人民所经历的苦难。诗人讲述了自己渡江来到扬州广陵城,听到城里人哭声,说明战争对这座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去年北方的军队南下后,黄河以南没有一个人可以斗得过敌人,使得泗水上的诸侯被迫卷旆旌而满洲将军则跨着大马行动。 在扬州,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城中外援四绝誓死守,但是十天后城破了,城中流血迸到了城外,很多家庭都被摧毁了,人们的生活变得极其艰难,每个家庭都无法幸免于难。诗人用“乱骨纷纷弃草根”和“黄云白日昼俱昏”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怖和痛苦。 最后,诗人认为战争不应该再持续下去,提出了反战呼吁:“九州不复罢干戈,生人生人将奈何?”诗中所描述的战争场面和人民经历的苦难呼唤着读者停止战争,珍爱和平。折叠 -
邢昉
邢昉(1590年~1653年)字孟贞,一字石湖,因住家距石臼湖较近,故自号石臼,人称刑石臼,江苏南京高淳人。明末诸生,复社名士。明亡后弃举子业,居石臼湖滨,家贫,取石臼水酿酒沽之,诗最工五言,著有《宛游草》、《石臼集》。清朝诗人王士禛在他的《渔洋诗话》中论次当时的布衣诗人,独推邢昉为第—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63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