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宜月下看
出自明朝薛瑄的《锦城馆杂题十三首 其一 竹》- 谁种庭前竹,萧森数十竿。高檐晴落翠,虚室昼生寒。
韵喜风前听,阴宜月下看。莫言家在远,长得报平安。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诗人的家园,其中有种植许多竹子,这些竹子在高檐下,在晴朗的天气里,呈现出翠绿色。而虚室内则因为缺乏阳光而显得寒冷。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喜欢听风声,观赏阴影和月光下的景象。尽管他的家在遥远的地方,但是他仍然会长时间地生活在这里,并祈求平安。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向往自然美好的情感。
- 背诵
-
锦城馆杂题十三首 其一 竹诗意赏析
-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朝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633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