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陈迹但兴哀
出自明朝薛瑄的《应山四贤堂次钟文亮韵》- 平芜青满读书台,为忆前贤故故来。一代高名曾仰德,百年陈迹但兴哀。
碑文剥落漫苔藓,栋宇倾颓困草莱。欲奠椒浆无处所,向风搔首重迟回。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过去功名显赫的读书台,现在已经荒废残破、被苔藓覆盖。诗人来到这里,怀念那些曾经在这里学习的前辈,他们都是德高望重的人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地方也经历了百年的兴衰沉浮,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和风吹草动。诗人想要向他们致敬,却找不到合适的场所献上香火,只能无奈地搔首叹息,对过去的光辉默哀。
- 背诵
-
应山四贤堂次钟文亮韵诗意赏析
-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朝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63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