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厚伊岂常情度

出自明朝薛瑄的《昆阳行
策马从北来,南涉沙河渡。登岸得平原,极目风景暮。
暮天落叶何纵横,翻翻乱触马足鸣。苍山无数昔人远,前瞻忽及昆阳城。
城南滍水流城郭,英雄事业犹如昨。白水真人在侧微,谨厚伊岂常情度
是时炎运寒如灰,五威使者车奔雷。惨惨三精云雾塞,萧萧九县飙风回。
真人一怒奋神武,手握赤符兴义旅。昆阳大战开天功,乌合如林散何许。
吾想当日严杀多,洗兵雷雨何滂沱。滍川倒流虎豹伏,乱麻尸积山嵯峨。
自尔威声震天地,凶魁恶党䰟飘逝。夏后周宣果再兴,成功磊落光前世。
悠悠此事千馀年,至今父老犹相传。我来正值太平日,战地尽作桑麻田。
生平游览好奇特,徘徊吊古中肠热。举鞭一笑寒天高,万里关河坐超越。
昆阳行拼音解读
cóng běi lái
nán shè shā
dēng àn píng yuán
fēng jǐng
tiān luò zòng héng
fān fān luàn chù míng
cāng shān shù rén yuǎn
qián zhān kūn yáng chéng
chéng nán zhì shuǐ liú chéng guō
yīng xióng shì yóu zuó
bái shuǐ zhēn rén zài wēi
jǐn hòu cháng qíng
shì shí yán yùn hán huī
wēi shǐ 使 zhě chē bēn léi
cǎn cǎn sān jīng yún sāi
xiāo xiāo jiǔ xiàn biāo fēng huí
zhēn rén fèn shén
shǒu chì xìng
kūn yáng zhàn kāi tiān gōng
lín sàn
xiǎng dāng yán shā duō
bīng léi pāng tuó
zhì chuān dǎo liú bào
luàn shī shān cuó é
ěr wēi shēng zhèn tiān
xiōng kuí è dǎng piāo shì
xià hòu zhōu xuān guǒ zài xìng
chéng gōng lěi luò guāng qián shì
yōu yōu shì qiān nián
zhì jīn lǎo yóu xiàng chuán
lái zhèng zhí tài píng
zhàn jìn zuò sāng tián
shēng píng yóu lǎn hǎo
pái huái diào zhōng cháng
biān xiào hán tiān gāo
wàn guān zuò chāo yuè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游历者从北方来到南方的旅程,穿过沙漠和河流,最终到达平原。登陆后,他欣赏着落日余晖下的风景,听着马蹄踏碎落叶的声音。在远眺苍山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身处昆阳城附近,这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战斗。 诗歌中提到了白水真人和他的功绩,以及昆阳大战的惨烈场面。在战争中,真人带领义军奋勇作战,最终取得胜利。虽然这场战役已经过去了千年之久,但它的英雄事迹仍然被人们传颂,使这个地方成为一个历史名胜。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游历的喜爱和对古代历史的向往,他愿意在广阔的土地上任意驰骋,寻找更多的奇妙景观,感受历史的厚重。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昆阳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游历者从北方来到南方的旅程,穿过沙漠和河流,最终到达平原。登陆后,他欣赏着落日余晖下的风景,听着马蹄踏碎落叶…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游历者从北方来到南方的旅程,穿过沙漠和河流,最终到达平原。登陆后,他欣赏着落日余晖下的风景,听着马蹄踏碎落叶的声音。在远眺苍山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身处昆阳城附近,这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战斗。 诗歌中提到了白水真人和他的功绩,以及昆阳大战的惨烈场面。在战争中,真人带领义军奋勇作战,最终取得胜利。虽然这场战役已经过去了千年之久,但它的英雄事迹仍然被人们传颂,使这个地方成为一个历史名胜。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游历的喜爱和对古代历史的向往,他愿意在广阔的土地上任意驰骋,寻找更多的奇妙景观,感受历史的厚重。折叠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朝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62750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