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合科名愧独先

出自明朝王鏊的《次韵沈方伯良臣为余七十之寿沈与余同生庚午又同在郡胶今同致仕
黄发归来共理田,食贫终不羡逢年。泮宫灯火怜相并,李合科名愧独先
红药花翻分陜路,白鸥沙占太湖边。年来南极当吴分,莫怪乡人拟二仙。
次韵沈方伯良臣为余七十之寿沈与余同生庚午又同在郡胶今同致仕拼音解读
huáng guī lái gòng tián
shí pín zhōng xiàn féng nián
pàn gōng dēng huǒ lián xiàng bìng
míng kuì xiān
hóng yào huā fān fèn xiá
bái ōu shā zhàn tài biān
nián lái nán dāng fèn
guài xiāng rén èr x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含义是描述了一个归来农村务农的士子。他虽然生活贫困,但却不羡慕那些过着富裕生活的人。他与另一位科举成功的同乡相逢在泮宫,共同赏灯,但他觉得自己的诗文水平比不上李合,感到有些愧疚。此外,他还描绘了太湖边的美景,以及自己在南方度过的几年时光,而乡人也把他和另一位同样归隐山林的仙人相提并论。整首诗反映出诗人对于清贫朴素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自身才华的谦虚态度。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次韵沈方伯良臣为余七十之寿沈与余同生庚午又同在郡胶今同致仕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是描述了一个归来农村务农的士子。他虽然生活贫困,但却不羡慕那些过着富裕生活的人。他与另一位科举成功的同乡相逢…展开
这首诗的含义是描述了一个归来农村务农的士子。他虽然生活贫困,但却不羡慕那些过着富裕生活的人。他与另一位科举成功的同乡相逢在泮宫,共同赏灯,但他觉得自己的诗文水平比不上李合,感到有些愧疚。此外,他还描绘了太湖边的美景,以及自己在南方度过的几年时光,而乡人也把他和另一位同样归隐山林的仙人相提并论。整首诗反映出诗人对于清贫朴素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自身才华的谦虚态度。折叠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朝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62534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