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郎再到忽迷路

出自明朝王鏊的《胡太守再次前韵复荅之 其二
洞庭东西双玉峙,物外地脉相勾连。雨后人耕陇上陌,月明犬吠洞中天。
红蒸远岫上朝日,暝入孤村生暮烟。渔郎再到忽迷路,错比桃源道是仙。
胡太守再次前韵复荅之 其二拼音解读
dòng tíng dōng 西 shuāng zhì
wài xiàng gōu lián
hòu rén gēng lǒng shàng
yuè míng quǎn fèi dòng zhōng tiān
hóng zhēng yuǎn xiù shàng cháo
míng cūn shēng yān
láng zài dào
cuò táo yuán dào shì x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们与自然的交互。第一句描述了洞庭湖两岸高耸的山峰,表现出自然的壮美。第二句表明物理上遥远的地方也有相互联系,呈现了神秘、超自然的色彩。接下来的几句则描写了人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情形,包括春雨后人们开展农耕劳动,月夜里狗吠声响起的情景,以及日出和夜幕降临时孤村中的烟雾。最后两句则将这片神秘的土地比作桃花源,表达了对于这片土地的渴望和向往。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胡太守再次前韵复荅之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们与自然的交互。第一句描述了洞庭湖两岸高耸的山峰,表现出自然的壮美。第二句表明物理上遥远的…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们与自然的交互。第一句描述了洞庭湖两岸高耸的山峰,表现出自然的壮美。第二句表明物理上遥远的地方也有相互联系,呈现了神秘、超自然的色彩。接下来的几句则描写了人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情形,包括春雨后人们开展农耕劳动,月夜里狗吠声响起的情景,以及日出和夜幕降临时孤村中的烟雾。最后两句则将这片神秘的土地比作桃花源,表达了对于这片土地的渴望和向往。折叠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朝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62498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