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别山如别世
出自明朝王鸣雷的《别虎丘山寺》- 老去别山如别世,三观四看未能忘。鹿行僧径眉毛净,虎印经台爪掌香。
疏纸不堪书越绝,斋灯岂为荐吴亡。他朝若忆此山寺,一百八声钟最长。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老僧人在离开山寺时,对这座山寺的眷恋和留恋,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感慨和缅怀。虽然年岁已经渐长,但他仍未能忘记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并对自己的修行和境界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养成了良好的修行习惯,日夜诵经礼佛,疏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他对山寺的细节和文化底蕴非常熟悉,每一个角落都让他情有独钟。最后,他用“一百八声钟最长”来形容这座山寺,在自己的心目中,这里永远是最特别最重要的存在。
- 背诵
-
别虎丘山寺诗意赏析
-
王鸣雷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字东村,又字震生。明诸生。有《空雪楼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569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