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成隔九原

出自明朝杨荣的《思亲堂
莫报春晖德,翻成隔九原。音容嗟已逝,梦寐想犹存。
蒿里秋霜冷,萱闱夜月昏。凄凉千古恨,挥涕不堪论。
思亲堂拼音解读
bào chūn huī
fān chéng jiǔ yuán
yīn róng jiē shì
mèng mèi xiǎng yóu cún
hāo qiū shuāng lěng
xuān wéi yuè hūn
liáng qiān hèn
huī kān lù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逝去的春光、音容的怀念和思念,同时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悲伤。第一句话中,“春晖德”指代春天的阳光和温暖,但是这样的美好却无法回报作者内心的感受;“隔九原”则意味着它已经远去,再也无法触及。第二句话中,“蒿里秋霜冷”形容萧瑟凄凉的秋天,而“萱闱夜月昏”则描绘一个幽暗的夜晚,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沉郁情绪。最后一句话中,“千古恨”指代一种永恒的遗憾和不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愤和无奈。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思亲堂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逝去的春光、音容的怀念和思念,同时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悲伤。第一句话中,“春晖德”指代春天的阳…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逝去的春光、音容的怀念和思念,同时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悲伤。第一句话中,“春晖德”指代春天的阳光和温暖,但是这样的美好却无法回报作者内心的感受;“隔九原”则意味着它已经远去,再也无法触及。第二句话中,“蒿里秋霜冷”形容萧瑟凄凉的秋天,而“萱闱夜月昏”则描绘一个幽暗的夜晚,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沉郁情绪。最后一句话中,“千古恨”指代一种永恒的遗憾和不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愤和无奈。折叠

作者介绍

杨荣 杨荣 (1371—1440)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54514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