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复长歌写怀抱

出自明朝杨荣的《送中书陈宗渊致仕还乡
天台山水钟灵气,人物挺生多秀异。陈君夐出流辈中,襟宇舂容富才艺。
能书能画莫与肩,挥洒毫素人争传。芳声早岁闻京国,雅志不得栖林泉。
永乐之初领高荐,一时同召皆英彦。儤直常居白玉堂,承恩日侍金銮殿。
从此飞腾际盛时,廿年染翰凤凰池。烱烱双眸明似电,萧萧两鬓白如丝。
诏许归休娱晚节,买舟即日还东越。故园遥指赤城霞,片帆轻度沧江月。
我与相知为独早,见君少壮今衰老。送行难尽旧时情,聊复长歌写怀抱
到家正是菊花天,把酒东篱兴浩然。惟有丹心常恋阙,时时飞梦五云边。
送中书陈宗渊致仕还乡拼音解读
tiān tái shān shuǐ zhōng líng
rén tǐng shēng duō xiù
chén jūn xuàn chū liú bèi zhōng
jīn chōng róng cái
néng shū néng huà jiān
huī háo rén zhēng chuán
fāng shēng zǎo suì wén jīng guó
zhì lín quán
yǒng zhī chū lǐng gāo jiàn
shí tóng zhào jiē yīng yàn
bào zhí cháng bái táng
chéng ēn shì jīn luán diàn 殿
cóng fēi téng shèng shí
niàn 廿 nián rǎn hàn fèng huáng chí
jiǒng jiǒng shuāng móu míng diàn
xiāo xiāo liǎng bìn bái
zhào guī xiū wǎn jiē
mǎi zhōu hái dōng yuè
yuán yáo zhǐ chì chéng xiá
piàn fān qīng cāng jiāng yuè
xiàng zhī wéi zǎo
jiàn jūn shǎo zhuàng jīn shuāi lǎo
sòng háng nán jìn jiù shí qíng
liáo zhǎng xiě huái 怀 bào
dào jiā zhèng shì huā tiān
jiǔ dōng xìng hào rán
wéi yǒu dān xīn cháng liàn què
shí shí fēi mèng yún b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陈君夐的生平经历和追求。他来自天台山,那里有灵气和秀美的景色,而陈君夐本人也是才华横溢、气度不凡的人物。他既能书法,又能画画,而且非常擅长,备受人们推崇。他年轻时曾在京城闻名,并有为栖居林泉而不得实现的雅志。 然而,在永乐年间,陈君夐受到皇帝赏识,成为一名官员,并得以居住于白玉堂和金銮殿中。此后,他的才华得到更多人认可,飞黄腾达,但同时他也历经沧桑,颇觉辛劳和衰老。 最终,他选择放弃职务,回到故园过晚年,并在诗中表达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怀念。尽管时光已逝,他仍感到心中的热情和梦想依然存在,如同五云边上飞翔的梦境,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愈发深刻。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送中书陈宗渊致仕还乡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陈君夐的生平经历和追求。他来自天台山,那里有灵气和秀美的景色,而陈君夐本人也是才华横溢、气度不凡的人物。他既…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陈君夐的生平经历和追求。他来自天台山,那里有灵气和秀美的景色,而陈君夐本人也是才华横溢、气度不凡的人物。他既能书法,又能画画,而且非常擅长,备受人们推崇。他年轻时曾在京城闻名,并有为栖居林泉而不得实现的雅志。 然而,在永乐年间,陈君夐受到皇帝赏识,成为一名官员,并得以居住于白玉堂和金銮殿中。此后,他的才华得到更多人认可,飞黄腾达,但同时他也历经沧桑,颇觉辛劳和衰老。 最终,他选择放弃职务,回到故园过晚年,并在诗中表达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怀念。尽管时光已逝,他仍感到心中的热情和梦想依然存在,如同五云边上飞翔的梦境,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愈发深刻。折叠

作者介绍

杨荣 杨荣 (1371—1440)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54415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