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弦何处一鸿哀

出自明朝陈克侯的《十五夜见月
病里频惊节序催,碧天华月为谁来。亦知憔悴孤秋色,犹自清光傍夏台。
捣素空闺双杵断,惊弦何处一鸿哀。桂宫恐有浮云近,寒倚吴干望几回。
十五夜见月拼音解读
bìng pín jīng jiē cuī
tiān huá yuè wéi shuí lái
zhī qiáo cuì qiū
yóu qīng guāng bàng xià tái
dǎo kōng guī shuāng chǔ duàn
jīng xián chù hóng 鸿 āi
guì gōng kǒng yǒu yún jìn
hán gàn wàng huí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句来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夜泊牛渚怀古》。诗人在夜晚停船于牛渚江畔,思念往事,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第一句“病里频惊节序催”,表现了诗人身体不适,时常因病而吃惊地看到日子一天天过去,又提到了元旦节序已经到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第二句“碧天华月为谁来”,描绘了夜空中青蓝碧绿的天色和皎洁的月亮,但又感慨万千,不知这美景是为了谁而来。 第三句“亦知憔悴孤秋色,犹自清光傍夏台”,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衰老,孤独在秋景中凄美,而他的光芒却始终陪伴在夏天的平台上。 第四句“捣素空闺双杵断,惊弦何处一鸿哀”,表现了诗人孤寂的生活状态,只能在家中空打着纱窗,听到外面传来的鸟鸣声,感叹一声“鸿哀”。 最后两句“桂宫恐有浮云近,寒倚吴干望几回”,表达了诗人对年华的感慨,他担心时间像飘忽不定的浮云一样随时会消逝。站在江边,他凝视着远方的烟波,思绪万千,怀念过去的岁月。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十五夜见月诗意赏析

这首诗句来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夜泊牛渚怀古》。诗人在夜晚停船于牛渚江畔,思念往事,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第一…展开
这首诗句来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夜泊牛渚怀古》。诗人在夜晚停船于牛渚江畔,思念往事,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第一句“病里频惊节序催”,表现了诗人身体不适,时常因病而吃惊地看到日子一天天过去,又提到了元旦节序已经到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第二句“碧天华月为谁来”,描绘了夜空中青蓝碧绿的天色和皎洁的月亮,但又感慨万千,不知这美景是为了谁而来。 第三句“亦知憔悴孤秋色,犹自清光傍夏台”,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衰老,孤独在秋景中凄美,而他的光芒却始终陪伴在夏天的平台上。 第四句“捣素空闺双杵断,惊弦何处一鸿哀”,表现了诗人孤寂的生活状态,只能在家中空打着纱窗,听到外面传来的鸟鸣声,感叹一声“鸿哀”。 最后两句“桂宫恐有浮云近,寒倚吴干望几回”,表达了诗人对年华的感慨,他担心时间像飘忽不定的浮云一样随时会消逝。站在江边,他凝视着远方的烟波,思绪万千,怀念过去的岁月。折叠

作者介绍

陈克侯 陈克侯 陈克侯,字士鹄。顺德人。明世宗嘉清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落第后究心古学,尝与黎民表、欧大任等结诗文社。越十年,署闽县教谕,以师道自任。擢令永福,牧腾越。迁大理郡丞,仍管州事。所至著绩。著有《南墅集》。清罗学鹏《广东文献》四集卷一四、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清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等有传。…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53821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