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自赋《感遇》
出自明朝杨思圣的《入栈纪行四首 其三》- 栈云易为雨,朝行蒙雾露。崖树架连桥,奔流涧石怒。
攀缘争一隙,时防马足误。山禽鸣翠屏,幽阴众壑赴。
始知所历高,下见夜来路。壮怀在驰驱,漫自赋《感遇》。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登高远行时的感受和所见所闻。他穿行在山间,云雾缭绕,栈道蜿蜒,峡谷奔流,到处都是险峻和壮美。他攀爬架桥、穿越急流、避让马匹,不断克服困难,一步步征服高山。 途中,他听到了山禽的鸣叫和幽静的山谷回响,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的生命力和气息。最后,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天地的伟大,写下《感遇》一诗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和自我超越的豁达。整首诗以形景描写为主,通过具体的景象和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和人性的向上追求。
- 背诵
-
入栈纪行四首 其三诗意赏析
-
杨思圣
(1621—1664)明末清初直隶钜鹿人,字犹龙,号雪樵。顺治三年进士。入翰林,出为山西按察使,官至四川布政使。傅青主、孙夏峰、申盟均与之交往。有《且亭诗》。…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51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