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苡薏伏波车

出自明朝祝允明的《奉和顾宪副梧州谒都宪韩公祠堂
拔地洪材搆帝家,倚天雄略眇虫沙。诚归魏阙心悬石,血饮匈奴胆破瓜。
半夜昆崙枢密宴,三言苡薏伏波车。当时利口今何在,老树闳祠日又斜。
奉和顾宪副梧州谒都宪韩公祠堂拼音解读
hóng cái gōu jiā
tiān xióng luè miǎo chóng shā
chéng guī wèi què xīn xuán shí
xuè yǐn xiōng dǎn guā
bàn kūn lún shū yàn
sān yán chē
dāng shí kǒu jīn zài
lǎo shù hóng yòu xié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国家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第一句讲的是为了建设皇室而拔取高大的树木,意味着为了国家利益必须有所牺牲;第二句讲述了一个英雄的事迹,他身材高大、勇猛无比,但现在已经老去,并失去了当初的利口;第三句表达了对过去领袖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安,因为老朽的祠堂正在斜倒,似乎预示着国家的衰落。整首诗把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反映了历史上的某些社会现象。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奉和顾宪副梧州谒都宪韩公祠堂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国家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第一句讲的是为了建设皇室而拔取高大的树木,意味着为了国家利益必须有所牺牲;第二句讲述…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国家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第一句讲的是为了建设皇室而拔取高大的树木,意味着为了国家利益必须有所牺牲;第二句讲述了一个英雄的事迹,他身材高大、勇猛无比,但现在已经老去,并失去了当初的利口;第三句表达了对过去领袖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安,因为老朽的祠堂正在斜倒,似乎预示着国家的衰落。整首诗把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反映了历史上的某些社会现象。折叠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51515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