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丘何隆隆
出自明朝谢肃的《太昊陵》- 宛丘何隆隆,宰木方蔽芾。皇羲不可作,封树表万世。
缅惟开辟初,人兽无以异。虽有结绳政,礼法殊未制。
自非神圣兴,孰发天地秘。人文一以宣,三才道斯备。
丘极尽恒性,稽疑示精意。太和熏八纮,独守君师位。
群帝承治统,百王赖书契。惜哉风气漓,复古终莫逮。
曰余昧先天,玩象冀深诣。何能穷蕴奥,一理贯万汇。
兹焉拜古陵,特达酬素志。硕求五十蓍,决彼天下事。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古老的山丘——宛丘,其上的一棵宰木高耸入云,遮蔽了周围的芾草。这颗树被视为天子的象征,代表着封建王朝的长久和稳定,因此不允许普通人砍伐。在远古时期,人类与动物无异,虽然已经有了结绳记事,但礼法仍未完善。只有在神圣的启示下,人类才能逐渐发现和掌握自然界的奥秘。文化只有通过文字来宣传,而三才道(即天、地、人)则包含了万物运行的规律和本质。 宛丘所示的恒性可以为人们提供指引,而稽疑精神可以促进对真理的探索。太和年间,纪年体系统一,国家统一,君主位安稳,但当时社会风气已经开始败坏,无法再达到古代那样高峰。历史上的帝王们都靠着遵从书契去治理国家,而一些英明的统治者更是想要复兴古代文明,但最终却没有得逞。 诗人自称虽然无法了解宇宙的奥秘,但仍然希望通过深入思考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他最终来到古陵,向祖先致敬,并且表示要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天下谋求福利。
- 背诵
-
太昊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古老的山丘——宛丘,其上的一棵宰木高耸入云,遮蔽了周围的芾草。这颗树被视为天子的象征,代表着封建王朝的长…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座古老的山丘——宛丘,其上的一棵宰木高耸入云,遮蔽了周围的芾草。这颗树被视为天子的象征,代表着封建王朝的长久和稳定,因此不允许普通人砍伐。在远古时期,人类与动物无异,虽然已经有了结绳记事,但礼法仍未完善。只有在神圣的启示下,人类才能逐渐发现和掌握自然界的奥秘。文化只有通过文字来宣传,而三才道(即天、地、人)则包含了万物运行的规律和本质。 宛丘所示的恒性可以为人们提供指引,而稽疑精神可以促进对真理的探索。太和年间,纪年体系统一,国家统一,君主位安稳,但当时社会风气已经开始败坏,无法再达到古代那样高峰。历史上的帝王们都靠着遵从书契去治理国家,而一些英明的统治者更是想要复兴古代文明,但最终却没有得逞。 诗人自称虽然无法了解宇宙的奥秘,但仍然希望通过深入思考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他最终来到古陵,向祖先致敬,并且表示要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天下谋求福利。折叠 -
谢肃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50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