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地势高

出自明朝郑潜的《过野狐岭
回首野狐岭,山川地势高。中都开堡障,纳钵隐堂坳。
帝业雄三辅,王师蕴六韬。秋风淮海上,黎庶望旌旄。
过野狐岭拼音解读
huí shǒu lǐng
shān chuān shì gāo
zhōng dōu kāi bǎo zhàng
yǐn táng ào
xióng sān
wáng shī yùn liù tāo
qiū fēng huái hǎi shàng
shù wàng jīng má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景色,作者回望野狐岭,感叹它所处的山川地势高峻。中都开设堡垒和障碍物来保卫王朝的帝业;纳钵隐居在深谷之中。王朝的军队蕴藏着六种用兵之道,显示出其强大之处。秋风吹拂着淮海上,百姓们仰望着皇帝的旗帜,表达了他们对王朝统治的景仰和爱戴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过野狐岭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景色,作者回望野狐岭,感叹它所处的山川地势高峻。中都开设堡垒和障碍物来保卫王朝的帝业;纳钵隐居在深…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景色,作者回望野狐岭,感叹它所处的山川地势高峻。中都开设堡垒和障碍物来保卫王朝的帝业;纳钵隐居在深谷之中。王朝的军队蕴藏着六种用兵之道,显示出其强大之处。秋风吹拂着淮海上,百姓们仰望着皇帝的旗帜,表达了他们对王朝统治的景仰和爱戴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郑潜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49218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