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稚亭孤榻已灰
出自明朝苏升的《西昌九日》- 重阳无地不登台,万里西风送雁来。荷叶尚馀南国色,菊花不似故园开。
苏卿履谢人何处,徐稚亭孤榻已灰。千载凭高徒记忆,好将生事问金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写重阳节的,表达了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了登高远望、雁归南飞、菊花开放等景象,表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季节的变迁。诗人通过描绘荷叶和菊花等植物来暗示自己已经离开了南国的故园,但仍然怀念着家乡的美景。 其余两个小节则在表达对旧日好友的思念。诗人苏轼履谢之后离开了婺州,不知道去向何方;而徐稚亭已经去世,留下了孤榻和几案。最后两句开篇即结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事情的关注和纪念,希望能够通过金罍(酒杯)和生活中的琐事来唤起记忆。
- 背诵
-
西昌九日诗意赏析
-
苏升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48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