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卧干戈
出自明朝余继登的《送张伯任都谏阅视》- 开城古雍州,汉家朝那地。迢迢控番夷,可断匈奴臂。
一从和议成,关门久不闭。无复念军兴,祗闻增岁币。
壮士卧干戈,边城罢烽燧。岂不息战争,难免销精锐。
藩篱不复施,边人日窥伺。去年戎马来,纵横太淩厉。
酸风捲寒云,三军同日毙。所过无鸡豚,哀哉肆吞噬。
天子频西顾,疆吏尽更置。君从掖垣中,叩阍数言事。
刺刺悉边情,一一当上意。藉尔青琐贤,出作行边使。
行视昔战场,白骨尚委弃。四野无人烟,那能不陨涕。
誓将廓兵氛,何以壮军势。君其贾馀勇,时方待高议。
好上金城略,永垂秦川利。丼学汲公戆,宁顾汉庭忌。
国论寄通塞,仕途随险易。得君借前筹,肤公奏今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从一个边疆将领的角度来描述北方边境的历史和现状。诗中提到了开城、雍州等地,是指中国古代边境要塞的名称。 诗人认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边境需要经常进行战争来保卫领土。然而,由于和平条约的签署,许多关隘不再关闭,而军队也开始减少。这种情况导致边境失守的可能性增加,因此诗人感到担忧。 在诗中,诗人还描写了边境居民的艰难生活。由于频繁的战争,他们的家园被摧毁,财产被掠夺。在这样的环境中,边境士兵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防止敌军入侵。诗人呼吁边疆将领贾馀勇出任高级官职,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改善边境的局势。 总之,这首诗表达了对北方边境安全和民众生活的关切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公共事务的热情。
- 背诵
-
送张伯任都谏阅视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从一个边疆将领的角度来描述北方边境的历史和现状。诗中提到了开城、雍州等地,是指中国古代边境要塞的名称。 诗人认…展开这首诗是从一个边疆将领的角度来描述北方边境的历史和现状。诗中提到了开城、雍州等地,是指中国古代边境要塞的名称。 诗人认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边境需要经常进行战争来保卫领土。然而,由于和平条约的签署,许多关隘不再关闭,而军队也开始减少。这种情况导致边境失守的可能性增加,因此诗人感到担忧。 在诗中,诗人还描写了边境居民的艰难生活。由于频繁的战争,他们的家园被摧毁,财产被掠夺。在这样的环境中,边境士兵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防止敌军入侵。诗人呼吁边疆将领贾馀勇出任高级官职,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改善边境的局势。 总之,这首诗表达了对北方边境安全和民众生活的关切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公共事务的热情。折叠 -
余继登
(1544—1600)明河间府交河人,字世用,号云衢。万历五年进士。授检讨,与修《会典》。二十六年以礼部侍郎摄部事,请停一切诛求开采之害民者,又请罢矿税中官,皆不纳,郁郁成疾。著有《典故纪闻》、《淡然轩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46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