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足茅茨年复年

出自明朝孙一元的《春晚归山中草堂
生涯未了乌藤杖,裹足茅茨年复年。报答清朝浑是句,破除尘事总宜眠。
生来白石仙人分,老结碧山学士缘。剩有一裘行带索,等閒懒坐野狐禅。
春晚归山中草堂拼音解读
shēng wèi le téng zhàng
guǒ máo nián nián
bào qīng cháo hún shì
chú chén shì zǒng mián
shēng lái bái shí xiān rén fèn
lǎo jié shān xué shì yuán
shèng yǒu qiú háng dài suǒ
děng jiān lǎn zuò ch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第一句表达了他的生命仍未结束,但他已经步入老年,持着一支乌藤杖,穿着草鞋,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他没有追求名利,只是想在清净中度过余生,故而“报答清朝”只是口号,实际上他不关心政治纷争。第二句则描述了他早年是一个仙人传人,后来离开繁华场所,在碧山隐居修道学道。他现在只有一件皮革衣裳和一条细索,每天懒散地坐在自己的小茅屋里沉思冥想。整首诗流露出隐居者轻松宁静的境界,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归隐田园、遁入世外的向往和追求。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春晚归山中草堂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第一句表达了他的生命仍未结束,但他已经步入老年,持着一支乌藤杖,穿着草鞋,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第一句表达了他的生命仍未结束,但他已经步入老年,持着一支乌藤杖,穿着草鞋,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他没有追求名利,只是想在清净中度过余生,故而“报答清朝”只是口号,实际上他不关心政治纷争。第二句则描述了他早年是一个仙人传人,后来离开繁华场所,在碧山隐居修道学道。他现在只有一件皮革衣裳和一条细索,每天懒散地坐在自己的小茅屋里沉思冥想。整首诗流露出隐居者轻松宁静的境界,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归隐田园、遁入世外的向往和追求。折叠

作者介绍

孙一元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46534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