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泊荒村

出自明朝黎国衡的《观音岩
奇石嵌空势,连山多崩奔。至此险亦止,截然当海门。
千尺无迂回,古色雨露痕。俯映寒流急,惊浪相吐吞。
近水乃岩之,海气通云根。欲寻杳无路,藤萝不可扪。
徘徊荡舟去,芦苇泊荒村
观音岩拼音解读
shí qiàn kōng shì
lián shān duō bēng bēn
zhì xiǎn zhǐ
jié rán dāng hǎi mén
qiān chǐ huí
hén
yìng hán liú
jīng làng xiàng tūn
jìn shuǐ nǎi yán zhī
hǎi tōng yún gēn
xún yǎo
téng luó mén
pái huái dàng zhōu
wěi huāng c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奇特的山石景观,形成了壮观的景象。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山峦之间奇石嵌空的姿态和急流激荡的惊涛骇浪。在这个险恶的地方,人们只能依靠舟车穿行,以探索更远的未知领域。最后,作者离开这个荒凉的村庄,漫游到更远的地方去寻找新的冒险。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人们对未知的向往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观音岩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奇特的山石景观,形成了壮观的景象。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山峦之间奇石嵌空的姿态和急流激荡的惊涛骇浪…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奇特的山石景观,形成了壮观的景象。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山峦之间奇石嵌空的姿态和急流激荡的惊涛骇浪。在这个险恶的地方,人们只能依靠舟车穿行,以探索更远的未知领域。最后,作者离开这个荒凉的村庄,漫游到更远的地方去寻找新的冒险。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人们对未知的向往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折叠

作者介绍

黎国衡 黎国衡 黎国衡,字方侯。顺德人。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举人。事见《广东通志》卷七六。…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46308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