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有清名留海郡

出自明朝金幼孜的《赠胡太守琏还泉州
泉州太守最相知,十载常怀会面迟。喜有清名留海郡,况闻事业重明时。
朝来五马穿花出,雪后孤舟向日移。圣代只今思治理,好将衣食慰黔黎。
赠胡太守琏还泉州拼音解读
quán zhōu tài shǒu zuì xiàng zhī
shí zǎi cháng huái 怀 huì miàn chí
yǒu qīng míng liú hǎi jùn
kuàng wén shì zhòng míng shí
cháo lái chuān 穿 huā chū
xuě hòu zhōu xiàng
shèng dài zhī jīn zhì
hǎo jiāng shí wèi q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泉州太守与一位好友之间长期相互怀念、期盼见面的情感。 第一句“泉州太守最相知”,表明主人公与太守是非常知己的朋友。第二句“十载常怀会面迟”,暗示着他们很久没有见面了,思念之情始终不减。 接下来的两句“喜有清名留海郡,况闻事业重明时”,夸赞了泉州太守在海岸地区有极高的声誉,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上做出了不少贡献。 后面两句“朝来五马穿花出,雪后孤舟向日移。圣代只今思治理,好将衣食慰黔黎”,则突出了太守的良好形象和治理能力,表现出他对民生的重视和对国家的忧虑,希望自己能为当地百姓谋得更多福利。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赠胡太守琏还泉州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泉州太守与一位好友之间长期相互怀念、期盼见面的情感。 第一句“泉州太守最相知”,表明主人公与太守是非常知己…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泉州太守与一位好友之间长期相互怀念、期盼见面的情感。 第一句“泉州太守最相知”,表明主人公与太守是非常知己的朋友。第二句“十载常怀会面迟”,暗示着他们很久没有见面了,思念之情始终不减。 接下来的两句“喜有清名留海郡,况闻事业重明时”,夸赞了泉州太守在海岸地区有极高的声誉,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上做出了不少贡献。 后面两句“朝来五马穿花出,雪后孤舟向日移。圣代只今思治理,好将衣食慰黔黎”,则突出了太守的良好形象和治理能力,表现出他对民生的重视和对国家的忧虑,希望自己能为当地百姓谋得更多福利。折叠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45079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