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枝浸月秋无影
出自明朝金幼孜的《赋萧公伯辰庭桂秋香》- 蟾宫移得树苍苍,碧盖如云覆草堂。弈世盘根深雨露,四时孤翠老风霜。
琼枝浸月秋无影,金粟含风夜有香。翘首南山应咫尺,早期招隐掇仙芳。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在描述一种田园风光的景象,通过描绘蟾宫移动、碧盖如云等场景来表现出四时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美丽。 第一句写道“蟾宫移得树苍苍”,蟾宫是指月亮,树苍苍则表达出秋天的萧瑟感。第二句说“碧盖如云覆草堂”,形容了秋天的天空和房子。第三句则描绘了“弈世”(即围棋)对大自然的影响,而第四句则将这种影响与孤翠老风霜联系起来,表现了四季的循环变化。 接下来的几句主要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包括“琼枝浸月秋无影”、“金粟含风夜有香”,使用了许多优美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人们对仙境的向往,想象着南山上一定会有隐士住在那里,并呼唤他们前来掇芳。整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美妙。
- 背诵
-
赋萧公伯辰庭桂秋香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描述一种田园风光的景象,通过描绘蟾宫移动、碧盖如云等场景来表现出四时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美丽。 第一句写道“蟾宫…展开这首诗是在描述一种田园风光的景象,通过描绘蟾宫移动、碧盖如云等场景来表现出四时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美丽。 第一句写道“蟾宫移得树苍苍”,蟾宫是指月亮,树苍苍则表达出秋天的萧瑟感。第二句说“碧盖如云覆草堂”,形容了秋天的天空和房子。第三句则描绘了“弈世”(即围棋)对大自然的影响,而第四句则将这种影响与孤翠老风霜联系起来,表现了四季的循环变化。 接下来的几句主要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包括“琼枝浸月秋无影”、“金粟含风夜有香”,使用了许多优美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人们对仙境的向往,想象着南山上一定会有隐士住在那里,并呼唤他们前来掇芳。整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美妙。折叠 -
金幼孜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45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