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光畏不久
出自唐朝鲍溶的《宿悟空寺赠僧》- 劳者谣烛蛾,致身何营营。
雪山本师在,心地如镜清。
往与本师别,人间买浮名。
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
迷路喜未远,宿留化人城。
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
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修行者的境遇和心路历程。他在辛勤劳作中谣唱烛蛾,表达了自己致力于修行的决心。虽然身处世俗之中,但他的内心始终保持清明,如同一面明镜。 诗人在第二联中写道,当他与本师别离后,曾经为了追求名利而在凡尘世界中跋涉,但晨光即使再美好也无法长存,内心的欲望只会让他陷入无尽的苦海。 然而,在前路迷茫时,他却喜得未远,得以停留在一座化人城中,继续探寻真理。最后一句“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意味着他虽然仍然活在世俗之中,但内心已经与禅宗的理念相合,如同一朵开在路旁的薝卜花,静静地等待着过往的人前来品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精神的赞颂和追求。
- 背诵
-
宿悟空寺赠僧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修行者的境遇和心路历程。他在辛勤劳作中谣唱烛蛾,表达了自己致力于修行的决心。虽然身处世俗之中,但他的内心…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修行者的境遇和心路历程。他在辛勤劳作中谣唱烛蛾,表达了自己致力于修行的决心。虽然身处世俗之中,但他的内心始终保持清明,如同一面明镜。 诗人在第二联中写道,当他与本师别离后,曾经为了追求名利而在凡尘世界中跋涉,但晨光即使再美好也无法长存,内心的欲望只会让他陷入无尽的苦海。 然而,在前路迷茫时,他却喜得未远,得以停留在一座化人城中,继续探寻真理。最后一句“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意味着他虽然仍然活在世俗之中,但内心已经与禅宗的理念相合,如同一朵开在路旁的薝卜花,静静地等待着过往的人前来品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精神的赞颂和追求。折叠 -
鲍溶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朝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4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