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尚无恩
出自唐朝鲍溶的《长城》- 蒙公虏生人,北筑秦氏冤。
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城成六国亡,宫阙启千门。
生人半为土,何用空中原。
奈何家天下,骨肉尚无恩。
投沙拥海水,安得久不翻。
乘高惨人魂,寒日易黄昏。
枯骨贯朽铁,砂中如有言。
万古骊山下,徒悲野火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时代的背景和社会现实。诗人通过描写历史上的蒙古侵略和秦朝的血泪历史,表达了对国家沉沦和人民苦难的悲愤之情。同时,诗人也指出了人与人之间缺乏互相关爱、互相扶持的道德问题。最后,诗人用“万古骊山下,徒悲野火燔”这句话来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和忧虑,希望能够避免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整个诗歌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爱国情怀。
- 背诵
-
长城诗意赏析
-
鲍溶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朝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4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