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行遽匆匆
出自明朝杨士奇的《题竹送何士彦宣城训导并寄声袁太守》- 何君璞玉良,产自荆山中。中怀缜而栗,外仪温且恭。
家学邃六义,允绍武冈公。顷膺宣城聘,分教侯頖宫。
随牍谒金门,考艺趋九重。诘朝奉除书,戒行遽匆匆。
经年忝交谊,祖送城之东。何以赠仳别,聊托修竹丛。
此植挺特姿,千仞凌高空。生际太平世,盛年须奋庸。
启迪贵知本,表率自饬躬。况兹山水郡,昔贤多显融。
作兴谅匪难,行当律成功。寄声袁太守,勉续黄与龚。
学教同振起,达材佐时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叫何君璞的人,他来自荆山中,内心深沉谨慎,外表温和恭敬。他家学丰富,尤其精通《六义》;也继承并发扬了武冈公的思想。他得到过宣城聘书,曾在侯頖宫分授教诲。后来,他前往金门谒见皇帝,以考艺之名获得入内觐见的机会。在官场上,他受到许多人的赏识和交友,但仍保持着谦虚和警惕的态度。 何君璞在文化和品德上都非常出色,他的修养和才华使他成为当时社会的楷模。他植竹于城东,意味着他秉持着高洁、坚韧、高远等美德,并期望能够在太平之世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诗人将祝福送给袁太守,希望借此勉励黄龚等人在学业上不断进步,推动时局发展,为国家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背诵
-
题竹送何士彦宣城训导并寄声袁太守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叫何君璞的人,他来自荆山中,内心深沉谨慎,外表温和恭敬。他家学丰富,尤其精通《六义》;也继承并发扬了武…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叫何君璞的人,他来自荆山中,内心深沉谨慎,外表温和恭敬。他家学丰富,尤其精通《六义》;也继承并发扬了武冈公的思想。他得到过宣城聘书,曾在侯頖宫分授教诲。后来,他前往金门谒见皇帝,以考艺之名获得入内觐见的机会。在官场上,他受到许多人的赏识和交友,但仍保持着谦虚和警惕的态度。 何君璞在文化和品德上都非常出色,他的修养和才华使他成为当时社会的楷模。他植竹于城东,意味着他秉持着高洁、坚韧、高远等美德,并期望能够在太平之世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诗人将祝福送给袁太守,希望借此勉励黄龚等人在学业上不断进步,推动时局发展,为国家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折叠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朝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41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