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声起韶濩
出自明朝童轩的《素行斋为曹司训以宁赋》- 至人贵素行,而岂外物慕。儒冠三十秋,曾不殊布素。
窗前贮古书,日夕诵且悟。皋比坐谈道,正声起韶濩。
时时缀文章,下笔骋迁固。诸生日抠趋,蔼蔼揖风度。
苏湖百载馀,今复见矩步。杏坛春日晴,弦歌有深趣。
视彼富贵荣,何如草间瓠。不学夸毗子,磬折趋末路。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讲述了一个至人的生活和品德。至人注重素行,不会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作者自己也是如此,三十年来一直穿着素布儒冠。他喜欢读古书,并且经常阅读和思考其中的内容。他喜欢与有相同兴趣的人谈论道德和文学,时常写作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在社交场合中受到尊敬,但他并不关心富贵荣誉,认为这些东西不如简单清朴的生活。最后两句表明,他选择不跟随那些夸夸其谈的人,而是踏实地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信仰。整个诗歌传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品德和追求真理,而不是外在的功利和虚荣。
- 背诵
-
素行斋为曹司训以宁赋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讲述了一个至人的生活和品德。至人注重素行,不会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作者自己也是如此,三十年来一直穿着素布儒冠。他…展开这首诗歌讲述了一个至人的生活和品德。至人注重素行,不会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作者自己也是如此,三十年来一直穿着素布儒冠。他喜欢读古书,并且经常阅读和思考其中的内容。他喜欢与有相同兴趣的人谈论道德和文学,时常写作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在社交场合中受到尊敬,但他并不关心富贵荣誉,认为这些东西不如简单清朴的生活。最后两句表明,他选择不跟随那些夸夸其谈的人,而是踏实地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信仰。整个诗歌传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品德和追求真理,而不是外在的功利和虚荣。折叠 -
童轩
(1425—1498)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36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