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三奏罢

出自唐朝白居易的《赋得边城角
边角两三枝,霜天陇上儿。望乡相并立,向月一时吹。
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呜呜三奏罢,城上展旌旗。
赋得边城角拼音解读
biān jiǎo liǎng sān zhī
shuāng tiān lǒng shàng ér
wàng xiāng xiàng bìng
xiàng yuè shí chuī
zhàn tóu jiē
zhēng rén shǒu jìn chuí
sān zòu
chéng shàng zhǎn jī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边疆战争中的情景。诗中的“边角两三枝”指的是孤零零的树枝,寓意着人们在荒凉的边塞中的孤独和无助。而“霜天陇上儿”则是描述那些在寒冷的陇山上作战的士兵。 “望乡相并立,向月一时吹”表达了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向月祈福的心情。同时,“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则是形容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士兵们的疲惫不堪。 最后,“呜呜三奏罢,城上展旌旗”是指战斗结束的标志,也预示着胜利的到来。整首诗通过描写军队在战争中的生活和感受,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和对战争的反思。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赋得边城角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边疆战争中的情景。诗中的“边角两三枝”指的是孤零零的树枝,寓意着人们在荒凉的边塞中的孤独和无助。而“霜…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边疆战争中的情景。诗中的“边角两三枝”指的是孤零零的树枝,寓意着人们在荒凉的边塞中的孤独和无助。而“霜天陇上儿”则是描述那些在寒冷的陇山上作战的士兵。 “望乡相并立,向月一时吹”表达了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向月祈福的心情。同时,“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则是形容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士兵们的疲惫不堪。 最后,“呜呜三奏罢,城上展旌旗”是指战斗结束的标志,也预示着胜利的到来。整首诗通过描写军队在战争中的生活和感受,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和对战争的反思。折叠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2500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