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雨一天孤烛夜

出自明朝王恭的《寄玉融郑三秀才
空斋病起怯秋声,无那啼鸪向夕鸣。凉雨一天孤烛夜,断鸿千里故人情。
寒花浥露江蓠白,独树含霜瘴海清。遥羡胜游多上日,瑞岩僧舍喜逢迎。
寄玉融郑三秀才拼音解读
kōng zhāi bìng qiè qiū shēng
xiàng míng
liáng tiān zhú
duàn hóng 鸿 qiān rén qíng
hán huā jiāng bái
shù hán shuāng zhàng hǎi qīng
yáo xiàn shèng yóu duō shàng
ruì yán sēng shě féng y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秋天在空荡的寺庙里落寞病愁的心情。他听到了空寂中的秋声,但却畏惧起来;没有那啼鸟的声音响彻长夜。 在漫长的雨夜,他只有一盏孤烛相伴。指望远方游子如断了线的候鸟,却感受到千里之外故友的思念。他看到了江边娇艳的白色蓬莱花浸泡在雨露中,也看到了被霜覆盖的孤树和清澈的瘴海。 尽管他自己不能去亲身游历胜地,但仍然向往那些美好的景色。最后,他欣喜地发现自己在瑞岩僧舍的途中得到了欢迎。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在秋日思乡的遥远旅途中的内心体验,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友谊的赞美。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寄玉融郑三秀才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秋天在空荡的寺庙里落寞病愁的心情。他听到了空寂中的秋声,但却畏惧起来;没有那啼鸟的声音响彻长夜。 在漫…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秋天在空荡的寺庙里落寞病愁的心情。他听到了空寂中的秋声,但却畏惧起来;没有那啼鸟的声音响彻长夜。 在漫长的雨夜,他只有一盏孤烛相伴。指望远方游子如断了线的候鸟,却感受到千里之外故友的思念。他看到了江边娇艳的白色蓬莱花浸泡在雨露中,也看到了被霜覆盖的孤树和清澈的瘴海。 尽管他自己不能去亲身游历胜地,但仍然向往那些美好的景色。最后,他欣喜地发现自己在瑞岩僧舍的途中得到了欢迎。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在秋日思乡的遥远旅途中的内心体验,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友谊的赞美。折叠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24693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