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因栖遁远公房

出自明朝王恭的《春日游山寺
东林雨后树苍苍,巾舄乘闲到上方。双涧鸟鸣延语笑,半林花气袭衣裳。
机闲宝地禅俱寂,心寄空门累亦忘。自愧此身人代里,何因栖遁远公房
春日游山寺拼音解读
dōng lín hòu shù cāng cāng
jīn chéng xián dào shàng fāng
shuāng jiàn niǎo míng yán xiào
bàn lín huā shang
xián bǎo chán
xīn kōng mén lèi wàng
kuì shēn rén dài
yīn dùn yuǎn gōng f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东林雨后的景象,他穿着巾帽、舄鞋,闲散地来到上方山。在那里,他听到了双涧中鸟儿的鸣叫,感受到了半片林子中花香的袭击。在这片宝地上,作者随性自在,静心冥思,忘却了尘世中的烦恼,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慰藉。但同时,他也为自己不能像古代的隐士们一样,在远离尘世的林间隐居而感到愧疚。整个诗歌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由自在、清净无为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春日游山寺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东林雨后的景象,他穿着巾帽、舄鞋,闲散地来到上方山。在那里,他听到了双涧中鸟儿的鸣叫,感受到了半片林子…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东林雨后的景象,他穿着巾帽、舄鞋,闲散地来到上方山。在那里,他听到了双涧中鸟儿的鸣叫,感受到了半片林子中花香的袭击。在这片宝地上,作者随性自在,静心冥思,忘却了尘世中的烦恼,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慰藉。但同时,他也为自己不能像古代的隐士们一样,在远离尘世的林间隐居而感到愧疚。整个诗歌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由自在、清净无为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折叠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24627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