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猿啼近雨花台
出自明朝王恭的《古寺 其一》- 白猿啼近雨花台,林下僧稀野殿开。借问萧梁何处在,空陵无树有荒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写了一个荒凉的景象。白猿在雨花台上哀鸣,林中僧侣很少,野殿门户敞开,似乎没有人来过。诗人问萧梁(一种古代汉族的民族)现在在哪里,但只看到空无一物的陵墓,没有树木,只有荒凉的苔藓。这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对历史沉淀与时间流逝所带来的无常和孤独感的思考。
- 背诵
-
古寺 其一诗意赏析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24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