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觉谁分

出自唐朝白居易的《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送刘道士游天台
闻君梦游仙,轻举超世雰。握持尊皇节,统卫吏兵军。
灵旗星月象,天衣龙凤纹。佩服交带箓,讽吟蕊珠文。
阆宫缥缈间,钧乐依稀闻。斋心谒西母,暝拜朝东君。
烟霏子晋裾,霞烂麻姑裙。倏忽别真侣,怅望随归云。
人生同大梦,梦与觉谁分。况此梦中梦,悠哉何足云。
假如金阙顶,设使银河濆。既未出三界,犹应在五蕴。
饮咽日月精,茹嚼沆瀣芬。尚是色香味,六尘之所熏。
仙中有大仙,首出梦幻群。慈光一照烛,奥法相絪缊。
不知万龄暮,不见三光曛。一性自了了,万缘徒纷纷。
苦海不能漂,劫火不能焚。此是竺乾教,先生垂典坟。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送刘道士游天台拼音解读
wén jūn mèng yóu xiān
qīng chāo shì fēn
chí zūn huáng jiē
tǒng wèi bīng jūn
líng xīng yuè xiàng
tiān lóng fèng wén
pèi jiāo dài
fěng yín ruǐ zhū wén
láng gōng piāo miǎo jiān
jūn wén
zhāi xīn 西
míng bài cháo dōng jūn
yān fēi jìn
xiá làn qún
shū bié zhēn
chàng wàng suí guī yún
rén shēng tóng mèng
mèng jiào shuí fèn
kuàng mèng zhōng mèng
yōu zāi yún
jiǎ jīn què dǐng
shè shǐ 使 yín pēn
wèi chū sān jiè
yóu yīng zài yùn
yǐn yān yuè jīng
jiáo hàng xiè fēn
shàng shì xiāng wèi
liù chén zhī suǒ xūn
xiān zhōng yǒu xiān
shǒu chū mèng huàn qún
guāng zhào zhú
ào xiàng yīn wēn
zhī wàn líng
jiàn sān guāng xūn
xìng le le
wàn yuán fēn fēn
hǎi néng piāo
jié huǒ néng fén
shì zhú qián jiāo
xiān shēng chuí diǎn f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梦游仙境的人,他拥有神秘的力量可以掌握权杖,指挥军队,佩戴灵旗,星月象征着他的高贵地位。他还能朗诵典籍,吟咏珠文,寻找精神启示。 在阆宫缥缈之中,他谒见西母和东君,向他们敬拜祈求。他的伴侣倏忽离开,让他感到痛苦和无助。诗人隐喻人生就像梦境,难以界定现实和虚幻的分界线。即使醒来,我们也不能确定自己是处于梦中还是觉醒状态。 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如果我们身处于想象中的宇宙,那么金阙(宫殿)或银河也可能只是虚构的存在。人类对色、香、味等六尘的执着,使我们深陷于苦海和轮回之中。然而,诗人告诉我们,在这个无常的世界中,仍然有解脱的机会。竺乾作为先贤之一,留下了一部至高无上的经典,为后人指明了一条修行的道路。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送刘道士游天台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梦游仙境的人,他拥有神秘的力量可以掌握权杖,指挥军队,佩戴灵旗,星月象征着他的高贵地位。他还能朗诵典籍,…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梦游仙境的人,他拥有神秘的力量可以掌握权杖,指挥军队,佩戴灵旗,星月象征着他的高贵地位。他还能朗诵典籍,吟咏珠文,寻找精神启示。 在阆宫缥缈之中,他谒见西母和东君,向他们敬拜祈求。他的伴侣倏忽离开,让他感到痛苦和无助。诗人隐喻人生就像梦境,难以界定现实和虚幻的分界线。即使醒来,我们也不能确定自己是处于梦中还是觉醒状态。 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如果我们身处于想象中的宇宙,那么金阙(宫殿)或银河也可能只是虚构的存在。人类对色、香、味等六尘的执着,使我们深陷于苦海和轮回之中。然而,诗人告诉我们,在这个无常的世界中,仍然有解脱的机会。竺乾作为先贤之一,留下了一部至高无上的经典,为后人指明了一条修行的道路。折叠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2240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