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忠自古难全孝

出自明朝张家玉的《读于忠悯杨椒山两公行录不觉拍案
前有于兮后有杨,须眉男子两堂堂。全忠自古难全孝,何况家亡与国亡。
读于忠悯杨椒山两公行录不觉拍案拼音解读
qián yǒu hòu yǒu yáng
méi nán liǎng táng táng
quán zhōng nán quán xiào
kuàng jiā wáng guó w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述了两位历史人物——前有于蜀和后有杨修,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前有于兮后有杨”指的是于蜀和杨修先后为官,在政治上颇有成就。而“须眉男子两堂堂”则形容了他们俊秀英俊的外表。 全忠自古难全孝,暗示了即便是忠贞正直的人,也难以同时做到忠诚于国家和尽孝于父母两件事情。 接下来的“何况家亡与国亡”,更加强调了一个人难以平衡家庭和国家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并勉励他们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要牢记国家大义,从长远考虑,不仅仅局限于家族私利。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读于忠悯杨椒山两公行录不觉拍案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了两位历史人物——前有于蜀和后有杨修,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前有于兮后有杨”指的是于蜀和杨修先后为官,…展开
这首诗是描述了两位历史人物——前有于蜀和后有杨修,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前有于兮后有杨”指的是于蜀和杨修先后为官,在政治上颇有成就。而“须眉男子两堂堂”则形容了他们俊秀英俊的外表。 全忠自古难全孝,暗示了即便是忠贞正直的人,也难以同时做到忠诚于国家和尽孝于父母两件事情。 接下来的“何况家亡与国亡”,更加强调了一个人难以平衡家庭和国家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并勉励他们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要牢记国家大义,从长远考虑,不仅仅局限于家族私利。折叠

作者介绍

张家玉 张家玉 (1615—1647)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21878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