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丹心未肯灰
出自明朝李昌祺的《咏灯花》- 羞向明开向暗开,芳丛暖燄照银台。须臾烂漫都成蕊,顷刻凋零半是煤。
绣幌不愁疏雨至,纱窗只怕猛风来。歌阑舞罢人归寝,一寸丹心未肯灰。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描写花的生命过程和人心中的热忱。第一句"羞向明开向暗开",表达了花朵初开时羞涩的姿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变得越来越灿烂美丽。整个花丛在温暖的阳光下散发出温馨的气息,但是很快,这些鲜艳的花朵就会凋谢成灰。 第二句"绣幌不愁疏雨至,纱窗只怕猛风来",透露了人们对自身境遇的担心。虽然人们有家有业,但是他们仍然感到难以控制未来可能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最后两句"歌阑舞罢人归寝,一寸丹心未肯灰",强调人类内心深处热情的坚持不懈。即使生活中有让人沮丧的事情,人们也要保持乐观和热爱。
- 背诵
-
咏灯花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花的生命过程和人心中的热忱。第一句"羞向明开向暗开",表达了花朵初开时羞涩的姿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变得越…展开这首诗是描写花的生命过程和人心中的热忱。第一句"羞向明开向暗开",表达了花朵初开时羞涩的姿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变得越来越灿烂美丽。整个花丛在温暖的阳光下散发出温馨的气息,但是很快,这些鲜艳的花朵就会凋谢成灰。 第二句"绣幌不愁疏雨至,纱窗只怕猛风来",透露了人们对自身境遇的担心。虽然人们有家有业,但是他们仍然感到难以控制未来可能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最后两句"歌阑舞罢人归寝,一寸丹心未肯灰",强调人类内心深处热情的坚持不懈。即使生活中有让人沮丧的事情,人们也要保持乐观和热爱。折叠 -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朝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20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