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甘龙尾尚高眠
出自明朝张煌言的《送陈立之还闽》- 鹭江一别榻空悬,滃水槎来意惘然!君较虎头原独步,我甘龙尾尚高眠。
天声到处凭挥羽,国耻谈间欲置铅。若问归帆何所载?祗应图得越山川。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意境深远,充满豪情壮志。 诗中的“鹭江”指的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而“榻”则是指停船的木架子,表达了离别之情;“滃水槎”则是一种木筏,表示诗人的思乡之情。 “君较虎头原独步,我甘龙尾尚高眠。”诗人以虎、龙比喻自己和朋友,同时表达了对朋友的敬重和自己的豪放不羁。 “天声到处凭挥羽,国耻谈间欲置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爱国之情,渴望消除国家的耻辱和屈辱。 最后两句“若问归帆何所载?祗应图得越山川。”意味着诗人要回到家乡,展开自己的事业,提出了自己的理想愿望,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
- 背诵
-
送陈立之还闽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意境深远,充满豪情壮志。 诗中的“鹭江”指的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而“榻”则是指停船的木架…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意境深远,充满豪情壮志。 诗中的“鹭江”指的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而“榻”则是指停船的木架子,表达了离别之情;“滃水槎”则是一种木筏,表示诗人的思乡之情。 “君较虎头原独步,我甘龙尾尚高眠。”诗人以虎、龙比喻自己和朋友,同时表达了对朋友的敬重和自己的豪放不羁。 “天声到处凭挥羽,国耻谈间欲置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爱国之情,渴望消除国家的耻辱和屈辱。 最后两句“若问归帆何所载?祗应图得越山川。”意味着诗人要回到家乡,展开自己的事业,提出了自己的理想愿望,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折叠 -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明末文学家,字玄著,号苍水,宁波人,1659年与郑成功合兵包围南京,不果,后因郑兵败而退于浙东一带,不久被俘身亡。…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20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