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尚淹狱
出自明朝张煌言的《虏庭以余倡义既久,屡复名城,遂逮及族属;旦开告密之门,波及亲朋,搒掠备至,闻之泫然》- 宗国既飘摇,家门遂颠覆;感此多难心,欲泣不成哭。
我生实数奇,乾坤方百六;猰貐满中原,赤灵社已屋。
逋臣骨可糜,岂敢惜孥戮!所悲诸父行,班白撄三木。
女兄与所天,株连遭拲梏;幸或作流人,否恐登鬼箓。
徲子竟何辜?十载尚淹狱。仳离有寡妻,墨幪兼缁帼。
国亡家亦亡,我固甘湛族;迩闻告密风,旧游复被录。
白虹惨欲垂,黄金贫莫赎!天地岂不宽,谁念忠之属!
唯应千秋名,芬芳追王蠋;洒涕慰亲朋,安知此非福!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和家庭遭受动荡和覆灭时所感受到的无奈和悲伤。他认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异常离奇,包括世间万物的变化和国家的兴衰。他对于身边发生的一切感到悲痛,想要哭泣却流不出眼泪。 作者还提到了他的亲人,包括父亲、女儿、妻子、兄弟等,都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受到牵连,甚至被迫分离或死亡。同时,他也感到自己的安危岌岌可危,处于被监禁的境地。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忠臣名节的推崇,希望能够留下千秋名声,并慰藉亲朋好友的离别之痛。然而,他也认识到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苦难,对于天地间的冷漠和正义问题提出了质疑。
- 背诵
-
虏庭以余倡义既久,屡复名城,遂逮及族属;旦开告密之门,波及亲朋,搒掠备至,闻之泫然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和家庭遭受动荡和覆灭时所感受到的无奈和悲伤。他认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异常离奇,包括世间万物的变化和国家…展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和家庭遭受动荡和覆灭时所感受到的无奈和悲伤。他认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异常离奇,包括世间万物的变化和国家的兴衰。他对于身边发生的一切感到悲痛,想要哭泣却流不出眼泪。 作者还提到了他的亲人,包括父亲、女儿、妻子、兄弟等,都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受到牵连,甚至被迫分离或死亡。同时,他也感到自己的安危岌岌可危,处于被监禁的境地。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忠臣名节的推崇,希望能够留下千秋名声,并慰藉亲朋好友的离别之痛。然而,他也认识到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苦难,对于天地间的冷漠和正义问题提出了质疑。折叠 -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明末文学家,字玄著,号苍水,宁波人,1659年与郑成功合兵包围南京,不果,后因郑兵败而退于浙东一带,不久被俘身亡。…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200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