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阁琼宫绝世喧

出自明朝李舜臣的《寿诗
一鸟翔天中,毛羽何奇哉。谓从万里昆崙道,遥指三山碧海隈。
须臾灵驾何缤纷,凤管鸾箫翕可闻。正逢结实千年日,共驭为章五色云。
五色云中振羽裳,千年树畔赴霞觞。玉阙金台相照曜,天文海色共青苍。
其中燕喜何冲融,其上龙光正郁葱。曾劳八骏陪瑶水,偶值群仙朝碧空。
霓旌翠盖驻天门,紫阁琼宫绝世喧。灵妃前献南星寿,玉女旁开北斗尊。
已经人世几春秋,鹤舞龙吟尚未休。青青桂树金波湿,灼灼扶桑紫气流。
忽而来兮倏而归,还于海上拂云衣。朝从东极乘初日,夕息西山憩落晖。
遨游八极信悠哉,下见江河万古来。还将此日蟠桃宴,永作夫君寿祝杯。
寿诗拼音解读
niǎo xiáng tiān zhōng
máo zāi
wèi cóng wàn kūn lún dào
yáo zhǐ sān shān hǎi wēi
líng jià bīn fēn
fèng guǎn luán xiāo wén
zhèng féng jié shí qiān nián
gòng wéi zhāng yún
yún zhōng zhèn shang
qiān nián shù pàn xiá shāng
què jīn tái xiàng zhào yào
tiān wén hǎi gòng qīng cāng
zhōng yàn chōng róng
shàng lóng guāng zhèng cōng
céng láo jùn péi yáo shuǐ
ǒu zhí qún xiān cháo kōng
jīng cuì gài zhù tiān mén
qióng gōng jué shì xuān
líng fēi qián xiàn nán xīng shòu 寿
páng kāi běi dòu zūn
jīng rén shì chūn qiū
lóng yín shàng wèi xiū
qīng qīng guì shù jīn shī 湿
zhuó zhuó sāng liú
ér lái shū ér guī
hái hǎi shàng yún
cháo cóng dōng chéng chū
西 shān luò huī
áo yóu xìn yōu zāi
xià jiàn jiāng wàn lái
hái jiāng pán táo yàn
yǒng zuò jūn shòu 寿 zhù b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只神奇的鸟儿在天空中翱翔,它的毛羽非常美丽。它似乎是从昆仑山脉万里之外飞来的,远远指着三座青山和碧海的边缘。 这只鸟儿可以驾驭灵气飞行,古曲凤管鸾箫声音清脆悦耳。当它飞到一个结实千年的地方时,它与其他五色云中的生物一起驰骋飞行。 然后,诗人描写了一个绝美的场景,其中有许多仙女和神兽,他们站在天门前唱歌跳舞,围绕着紫阁琼宫。华丽的灵妃献上南星寿酒,玉女旁边开启北斗尊杯。这些生物身披霓旌、翠盖,停留在天门前,好像永远不会离开。 最后,诗人描述了这只神奇的鸟儿返回海上,拂去云衣,观赏江河之美,这样的遨游经历使它感到十分愉快。他们还将永远庆祝这个美好的日子,以纪念它们的舒适生活。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寿诗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只神奇的鸟儿在天空中翱翔,它的毛羽非常美丽。它似乎是从昆仑山脉万里之外飞来的,远远指着三座青山和碧海的边缘…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只神奇的鸟儿在天空中翱翔,它的毛羽非常美丽。它似乎是从昆仑山脉万里之外飞来的,远远指着三座青山和碧海的边缘。 这只鸟儿可以驾驭灵气飞行,古曲凤管鸾箫声音清脆悦耳。当它飞到一个结实千年的地方时,它与其他五色云中的生物一起驰骋飞行。 然后,诗人描写了一个绝美的场景,其中有许多仙女和神兽,他们站在天门前唱歌跳舞,围绕着紫阁琼宫。华丽的灵妃献上南星寿酒,玉女旁边开启北斗尊杯。这些生物身披霓旌、翠盖,停留在天门前,好像永远不会离开。 最后,诗人描述了这只神奇的鸟儿返回海上,拂去云衣,观赏江河之美,这样的遨游经历使它感到十分愉快。他们还将永远庆祝这个美好的日子,以纪念它们的舒适生活。折叠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19123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